各種細菌所致化腦的臨床表現大致相仿, 可歸納為感染、顱壓增高及腦膜刺激症狀。 其臨床表現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患兒的年齡。 年長兒與成人的臨床表現相似。 嬰幼兒症狀一般較隱匿或不典型。
兒童時期化腦發病急, 有高熱、頭痛、哎吐、食欲不振及精神萎靡等症狀。 起病時神志一般清醒, 病情進展可發生嗜睡、譫妄、驚厥和昏迷。 嚴重者在24小時內即出現驚厥、昏迷/體檢每見患兒意識障礙、譫妄或昏迷、頸強直、克氏征與布氏征陽性。 如未及時治療, 頸強直加重頭後仰、背肌僵硬甚至角弓反張。 當有呼吸節律不整及異常呼吸等中樞性呼吸衰竭症狀,
嬰幼兒期化腦起病急緩不一。 由於前囟尚未閉合, 骨縫可以裂開, 而使顱內壓增高及腦膜刺激症狀出現較晚, 臨床表現不典型。 常先以易激惹、煩躁不安、面色蒼白、食欲減低開始, 然後出現發熱及呼吸系統或消化系統症狀, 如嘔吐、腹瀉輕微咳嗽。 繼之嗜睡、頭向後仰、感覺過敏、哭聲尖銳、眼神發呆、雙目凝視, 有時用手打頭、搖頭。 往往在發生驚厥後才引起家長注意和就診。 前囟飽滿、布氏征陽性是重要體征, 有時皮膚劃痕試驗陽性。
新生兒特別是未成熟兒的臨床表現顯然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