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疾病養生>兒科>正文

新生兒黃疸是怎麼回事 要如何正確治療

新生兒黃疸是目前兒科中的常見病, 對於新生兒黃疸患兒的父母來說, 其顯然是要先知道剛剛出生的新生兒為什麼會有黃疸現象的出現, 那麼, 新生兒黃疸是怎麼回事呢?

新生兒黃疸出現的原因:

1、膽紅素生成過多

因過多的紅細胞的破壞及腸肝迴圈增加, 使血清未結合膽紅素升高。 常見的病因有:紅細胞增多症、血管外溶血、同族免疫性溶血、感染、腸肝迴圈增加、紅細胞酶缺陷、紅細胞形態異常、血紅蛋白病。

2、肝臟膽紅素代謝障礙

由於肝細胞攝取和結合膽紅素的功能低下, 使血清未結合膽紅素升高。

常見的病因有:缺氧和感染、Crigler-Najjar綜合征、Gilbert綜合征、Lucey-Driscoll綜合征、藥物(如磺胺、水楊酸鹽、吲哚美辛、毛花苷丙等)、先天性甲狀腺功能低下。

3、膽汁排泄障礙

肝細胞排泄結合膽紅素障礙或膽管受阻, 可致高結合膽紅素血症, 但如同時伴肝細胞功能受損, 也可有未結合膽紅素的升高。 常見的病因有:新生兒肝炎、先天性代謝性缺陷病、膽管阻塞。

新生兒黃疸是指新生兒由於體內膽紅素的異常代謝, 導致血液中膽紅素的水準高於正常水準, 繼而表現為在皮膚、黏膜和鞏膜出現黃疸的一種疾病。 其中, 新生兒黃疸可分為生理性黃疸和病理性黃疸兩種情況。 那麼, 一旦新生兒被確診為新生兒黃疸, 我們可以採取什麼方式進行治療呢?

1、藥物治療

對於已經被確診為新生兒黃疸且不是生理性黃疸或者當出現較嚴重的生理性黃疸時, 藥物治療對於促進患兒的恢復是非常重要的一種手段。 例如, 遵醫囑適時地給予寶寶供應白蛋白, 以糾正患兒代謝性酸中毒的情況, 使用肝誘酶製劑如苯巴比妥來促進血液中高水準的膽紅素的正常排泄, 靜脈注射丙種球蛋白增強患兒免疫力等。 這些都是常見的對於新生兒黃疸患者的藥物治療方式。

2、藍光照射治療

對於患新生兒黃疸較嚴重的患兒, 醫生一般會建議採用藍光照射治療作為輔助治療, 以幫助促進患兒病情的好轉。 在進行照射時, 醫務人員會對患兒的眼睛、外生 殖器官等部位進行必要的遮擋以免對患兒造成不必要的傷害,

所以, 家屬不用過於緊張和擔心這種治療方式的副作用。 一般情況下, 醫務人員都會對患兒做好保護措施的。

治療新生兒黃疸的食療方法:

1、蒲公英稠米湯

取鮮蒲公英五百克, 稠米湯兩百毫升。 將鮮蒲公英搗爛後, 用潔淨紗布包裹, 絞壓取汁, 對入米湯中, 攪拌均勻。 早晚兩次分服, 或當飲料, 分數次飲用。 可清熱解毒, 幫助消退新生兒黃疸。

2、牡蠣肉玉米須湯

取鮮牡蠣肉一百克, 玉米須一百五十克。 先將玉米須洗淨, 切成小段, 放入紗布袋中, 紮緊袋口, 備用。 再將鮮牡蠣肉洗淨, 用快刀斜剖成片, 與玉米須藥袋同放入沙鍋, 加清水適量, 快火煮沸, 然後改用小火煨煮。 待牡蠣肉熟爛後, 取出藥袋, 濾盡藥, 加蔥花、薑末、精鹽、味精各少許,

拌勻, 再煨煮至沸即成。 此湯分兩次服食, 有清熱退黃之功效。

相關用戶問答
  • 3回答

    新生兒黃疸是什麼

    醫學上把未滿月(出生28天內)新生兒的黃疸,稱之為新生兒黃疸,新生兒黃疸是指新生兒時期,由於膽紅素代謝異常,引起血中膽紅素水準升高,而出現於皮膚、黏膜及鞏膜黃疸為特徵的病症,本病有生理性和病理性之分... [詳細答案]

  • 1回答

    輸卵管增粗是怎麼回事如何治療

    病情分析:可能見於右側輸卵管炎,炎性刺激會導致輸卵管粗大、水腫明顯,指導意見:建議結合當地醫生藥物通液治療,同時服用抗生素及中草藥,治療期間避免同房,注意個人衛生,定期複查。 [詳細答案]

  • 1回答

    新生兒黃疸高怎麼辦

    黃疸是新生兒最常見的疾病之一,尤其是一周內剛出生不久的寶寶,很容易出現黃疸高的現象。新生兒黃疸高,既可以是生理現象,又可為多種疾病的主要表現。因此,家長要細心觀察,一旦發生不正常的黃疸,就必須回醫院... [詳細答案]

  • 1回答

    新生兒黃疸怎麼辦

    不要擔心,新生兒大多數都有,喂點葡萄糖水,很快就下去了 多曬曬太陽,不過可別感冒了小兒黃疸 黃疸,是指皮膚發黃,眼睛發黃、小便色黃的一類疾病:新生兒黃疸則指小兒出生後周身皮膚、雙眼、小便都發黃為特徵... [詳細答案]

  • 1回答

    新生兒黃疸是什麼原因

    寶寶出生後由於紅細胞壽命較短,會出現生理性黃疸,一般生後三天出現,七天左右消失,最遲不超過2周,提前出現或延後消退或消退後再次出現屬於病理性黃疸,需要及時治療,黃疸值高於13屬於異常,寶寶黃疸值稍高... [詳細答案]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