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腸絞痛”是大腸痙攣所造成的疼痛, 經常讓小寶寶哭鬧個不停, 甚至能夠持續哭鬧個1-2小時。 由於嬰兒不會講話, 對於身體的不適, 只會以啼哭做為主要的肢體語言。 嬰兒腸絞痛的特點為間歇性的哭鬧。
兒科專家崔玉濤認為, 嬰兒腸絞痛干擾著4-6個月以內的嬰兒, 影響他們睡覺(經常突然驚醒、哭鬧);進食(進食不久開始哭鬧);一般表現(不明原因哭鬧、憋氣等);排便(排氣多、大便稀, 但排便費勁)等, 唯獨不影響生長發育。 如出現嬰兒腸絞痛可嘗試緩解腸絞痛的5S法。
緩解腸絞痛的5S法
1、束縛。 把孩子包的緊一點, 讓孩子肚子有個壓迫。
2、讓孩子趴著。 同樣是壓迫肚子使孩子束縛一些。
3、在耳邊吹“倏, 倏”音。 這孩子是母體內聽到的媽媽大血管流動的聲音, 模仿這個聲音, 能讓他有安全的感覺。
4、適當的搖晃孩子。 把孩子的頭放低一點, 適當的搖晃孩子, 也同樣是模仿喚起孩子浮在羊水中的感受。
5、吸吮。 吸吮應該放在最後, 在4種方法痘不奏效時才採取的策略, 因為頻繁地讓孩子吸吮, 會造成孩子的肥胖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