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和父母之間一定要經常溝通, 沒有父母陪伴的孩子容易形成叛逆性格, 可是很多家長雖然重視陪伴和教育孩子, 卻找不到正確的方法, 親自遊戲是教育孩子很好的途徑之一, 也增進雙方感情, 但是父母也會產生很多錯誤情況, 那麼親子遊戲該注意些什麼呢?
小編推薦:
家庭教育禁忌3個過度 孩子和你不親近小心是自閉症
錯誤1:急吼吼地干涉寶貝
對寶貝來說, 生活中的任何事情都是遊戲。 因此, 寶貝的很多做法可能讓父母感覺困惑, 尤其當寶貝玩一些父母認為不恰當的遊戲時, 有的父母會急吼吼地跑去干涉寶貝,
寶貝雖然小, 但他天生就會察言觀色。 因此, 父母的任何行為都會在寶貝的小腦瓜裡留下十分深刻的印象, 對寶貝產生不一般的影響。
糾正法:與寶貝建立平等的玩伴關係是親子遊戲的最高境界, 這樣可更好地調動寶貝遊戲的積極性。
錯誤2:以父母的價值取向來衡量寶貝的遊戲遊戲是寶貝學習的最佳方式, 也是培養寶貝良好性格與行為方式的最佳訓練方法。 父母不要人為地限制寶貝的遊戲方式, 或為了讓寶貝"學"到"知識"而強迫寶貝玩不喜歡的遊戲。
糾正法:讓寶貝充分發揮他的想像力與創造力,
錯誤2:以父母的價值取向來衡量寶貝的遊戲遊戲是寶貝學習的最佳方式, 也是培養寶貝良好性格與行為方式的最佳訓練方法。 父母不要人為地限制寶貝的遊戲方式, 或為了讓寶貝"學"到"知識"而強迫寶貝玩不喜歡的遊戲。
糾正法:讓寶貝充分發揮他的想像力與創造力, 做遊戲的主人。 當寶貝在遊戲過程中確實出現無法解決或可能對他產生不良影響的問題時, 父母才有必要介入, 並對寶貝加以引導。
錯誤4:認為良好的遊戲習慣無關緊要良好的遊戲習慣, 會對寶貝的成長產生至關重要的影響。
糾正法:玩具玩完了就讓寶貝自己收拾好, 並物歸原處;遊戲時間要有節制, 不能因為玩而影響吃飯、睡覺等。
錯誤5:總是剝奪寶貝獨自遊戲的權利寶貝並不是我們想像的那樣一直需要有人陪著, 他也需要有自己的空間。 即便幾個月的寶貝, 他們也會自得其樂地玩著自己的小手小腳, 體驗獨自玩耍的樂趣。
糾正法:父母要盡可能利用機會鼓勵寶貝獨立遊戲。 當寶貝不哭不鬧自己玩耍時, 不要打擾寶貝。
錯誤6:在寶貝需要幫助時袖手旁觀遊戲是寶貝自己尋求答案的最佳途徑。
糾正法:為寶貝提供各種各樣的遊戲材料, 如小紙片、種子、泥土、小剪刀、積木、水、沙、顏料、空紙盒等, 讓他們開動腦筋去遊戲。 當寶貝在遊戲中遇到困難時, 父母要給寶貝自己解決問題的機會。 只有當寶貝確實不能解決時再給予一些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