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多人認為只要孕婦想吃什麼就吃什麼, 吃得越多孩子就會越健康, 或者准媽媽不愛吃的就一點都不吃。 殊不知, 這種觀點實在是大錯特錯。 就因為在懷孕時期偏食, 而導致孩子弱智。
脂類和葉酸保障胎兒健康成長
胎兒的腦部發育和成熟與母親在懷孕期間的飲食是密不可分的, 嬰兒的腦細胞、髓鞘、腦細胞壁的成長發育都是需要很多氨基酸、磷脂以及脂類。 但是有的孕婦為了保持身材, 只吃瘦肉不吃肥肉, 或者只吃雞蛋和牛奶, 不吃肉類這樣做都會導致嬰兒缺少脂肪, 脂類物質是合成腦細胞壁的主要原料。
對於孕婦和胎兒第二重要的就是葉酸。 國家相關部門曾提出讓孕婦孕前孕後各補三個月葉酸, 一共半年, 葉酸是合成腦細胞壁與血細胞壁的原料。 但是, 如果其中一些物質缺少就會導致胎兒在母體內腦細胞發育不完整生出來, 發展下去可能就是弱智。
94%的弱智兒或腦發育不全導致腦癱的患兒都是因為母親在懷孕時期造成的, 其餘的6%是因為在醫生接生過程中嬰兒缺氧所致, 而這種因接生時導致的弱智患兒後天是完全可以治癒, 但是在母體懷孕期所造成的弱智患兒後天是不可愈的。
孕婦飲食7種營養素不可少
嬰兒一出生就如同一大塊組織, 是由蛋白質等營養成分組合成了一大塊肌體。
並非要求孕婦每天必須食用45種食品, 只是希望孕婦盡可能全面攝入營養。 因為嬰兒每個肌體的形成, 例如心臟、血液、腦部、肝臟等, 所需要的營養成分都是不盡相同, 所以一但嬰兒在母體成長、發育過程中缺少了某一種營養元素必然在肌體合成上會出現問題。 但是, 懷孕期間的媽媽最好不要吃動物的肝臟和血類製品,
過分攝入營養也會影響胎兒發育
許多家庭會認為出生的嬰兒越胖越好, 其實不然。 嬰兒在出生時體重在7斤左右是最為合適的, 太小可能是因為孕婦偏食造成, 而嬰兒過大可能是因為孕婦患有糖尿病或過度食用富含糖分的食物所致。 出生時過大的嬰兒並不代表結實, 過大的嬰兒在出生24到48個小時會需要大量的營養供給血糖, 如果此時供給不足會影響到孩子的智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