煮雞蛋需要多長時間呢?煮雞蛋是很多人早餐中常見的食物之一, 不過你是否真的會煮雞蛋
煮雞蛋的4個技巧
1、別用沸水煮蛋。 首先, 沸騰的水會讓雞蛋在鍋裡四下翻滾, 很容易把蛋殼撞碎, 甚至蛋白都露出來。 其次, 雞蛋中的蛋白質凝固變性, 並不需要很高的溫度, 通常60℃-87℃就可以, 而沸水的溫度能達到100℃。 如果用沸水煮, 蛋白可能就老得跟橡皮一樣。 所以煮蛋的時候, 應該開蓋, 讓水微微冒泡, 而不是沸騰。
2、煮的時間要短, 煮後要冷卻。 蛋白全熟, 蛋黃也完全凝固的雞蛋需要煮10分鐘, 可如果你想要一個蛋黃嫩嫩的水煮蛋,
3、陳一些的雞蛋更好剝。 我們都覺得最新鮮的好, 不過水煮蛋其實沒必要用太新鮮的。 因為稍微陳一些的雞蛋反而更好剝。 如果把雞蛋在冰箱裡儲存幾天, 其pH值就會稍微升高, 蛋白和內層蛋殼的黏合度會稍微變松。
4、蛋黃外面變綠沒關係。 如果雞蛋煮得太老, 你會發現蛋黃外面有一層綠色。 這是蛋黃中的硫化物和鐵發生了反應, 並沒有任何危害。 只要煮的時間別太長, 就可以避免。
一天應該吃幾個雞蛋?
從營養學的觀點看, 為了保證滿足機體需要,
老年人每天吃1~2個比較好。 青年和中年人從事腦力勞動或輕體力勞動的, 每天吃2個雞蛋也比較合適;從事重體力勞動, 消耗營養多的每天可吃2~3個雞蛋。 少年和兒童由於長身體, 代謝快, 每天也可吃2~3個。
最好放在早上或中午吃, 可以為一天的工作提供充足營養, 也可以避免晚上攝入過多膽固醇。
但是身體肝腎功能有問題的人群, 需要諮詢醫師意見決定攝入雞蛋數量, 因為雞蛋含有豐富的蛋白質, 過多的蛋白質會加重肝腎負擔。
三種雞蛋絕對不能吃
1、臭雞蛋:由於細菌侵入雞蛋內大量繁殖, 產生變質, 蛋殼烏灰色, 甚至使蛋殼因受內部硫化氫氣體膨脹而破裂, 而蛋內的混合物呈灰綠色或暗黃色,
2、裂紋蛋:雞蛋在運輸、儲存及包裝等過程中, 由於震動、擠壓等原因, 會使有的雞蛋造成裂縫、裂紋, 很易被細菌侵入, 若放置時間較長就不宜食用。
3、粘殼蛋:這種蛋因儲存時間過長, 蛋黃膜由韌變弱, 蛋黃緊貼於蛋殼, 若局部呈紅色還可以吃, 但蛋膜緊貼蛋殼不動的, 貼皮外呈深黑色, 且有異味者, 就不宜再食。
誰應該閱讀《怎樣煮雞蛋不會裂開》?答案是:幾乎所有人都應該閱 讀《怎樣煮雞蛋不會裂開》是當代的熱點話題, 提供了許多實用的養生指南, 通過閱讀《怎樣煮雞蛋不會裂開》不僅能夠瞭解健康的秘密, 進而掌握自己的命運, 擁有健康美麗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