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認為感冒發熱應儘量少吃食物,更不能吃葷。 專家告訴你其實這種做法是不恰當的!寶寶發熱期間,同樣需要攝入足夠的營養,才能有利於疾病的恢復!那麼感冒發熱怎麼吃呢?
1、西瓜
高燒大量出汗後,如果不吃不喝很容易導致電解質紊亂,最好先吃點西瓜或喝些鮮榨西瓜汁,可以幫助退燒、補充體液、消腫利水。
2、清淡食物
感冒發燒時多喝水,吃點清淡的如稀飯,不要吃油膩,大魚大肉的食品,多睡眠,蓋被子睡出身汗就好了。
3、梨
梨性涼,味甘,可以生津、清熱化痰。
4、甘蔗馬蹄飲
甘蔗主下氣和中,助脾氣,利大腸,消痰止渴,除心胸煩熱,止嘔。 荸薺清熱、止渴、開胃、清食、化痰、益氣、明目。 甘蔗榨汁與荸薺同煮,飲汁吃荸薺。 可清熱生津止渴,用於發熱口渴舌幹,或麻疹後期熱傷津液的口幹唇紅,煩躁不安等症。
5、紫菜湯
紫菜的清熱效果早在明代就已被肯定,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一書中指出,紫菜主治“熱氣煩塞咽喉”,它味甘、寒,能清熱、補胃、利水腫。 用紫菜煮湯不但能幫助退燒,還可以緩解咽喉疼痛,如果喜歡吃豆腐,也可以加點,豆腐中的石膏成分會讓退燒的效果更強。
6、菊花茶
菊花疏散風熱,明目,清熱解毒,平肝陽。 將菊花泡茶,加白糖頻服。 可清熱解毒,用於發熱頭痛,口渴眼赤等症。
7、蘋果
早在古埃及,人們就不只把蘋果當成一種食品,更把它當作一種藥材。 加拿大人的研究表明,在試管中蘋果汁有強大的殺滅傳染性病毒的作用,吃較多蘋果的人遠比不吃或少吃的人得感冒的機會要低。 有的科學家和醫師把蘋果稱為“全方位的健康水果”或“全科醫生”。
二、感冒發燒不能吃什麼
1、忌多吃雞蛋:雞蛋所含營養的確豐富,但不宜在發燒期間多吃雞蛋,這是因為雞蛋內的蛋白質在體內分解後,會產生一定的額外熱量,使機體熱量增高,加劇發燒症狀,並延長發熱時間,增加患者痛苦。
2、忌多喝茶:喝濃茶會使大腦保持興奮的狀態,且使脈搏加快,血壓升高,進而使患者體溫升高、煩躁不安。 同時,茶葉水會影響藥物的分解、吸收,降低藥物的療效。
3、忌多喝冷飲:如果是不潔食物引起的細菌性痢疾等傳染病導致的發燒,胃腸道功能下降,多喝冷飲會加重病情,甚至使病情惡化而危及生命。
4、忌多食蜂蜜:發燒期間應以清熱為主,不宜滋補。 蜂蜜是益氣補中的補品,如果多服用蜂蜜,會使患者內熱得不到很好的清理、消除,還容易併發其他病症。
5、忌多食辛辣:由於體溫升高,體內新陳代謝旺盛,在此情況下亂吃薑、蒜、辣椒之類的溫熱辛辣食品,會以熱助熱,加重病情,不利於退熱與早日康復。
6、忌強迫進食:有些孩子發燒時,家長往往認為發燒消耗營養,不吃東西那就更不行了。 於是,他們強迫孩子進食,有的還拼命給孩子吃高營養食物。 其實,這種做法適得其反,不僅不能促進食欲,而且還會倒胃口,甚至引起嘔吐、腹瀉等,使病情加重。
三、感冒發燒有哪些居家護理方法
人的體溫是由大腦中的體溫調節中樞來控制的。 當人的機體免疫功能下降,抵抗力降低,身體受到外來刺激或病毒、細菌侵襲時,就很容易發燒。 引起發燒的主要疾病有感冒、肺炎、扁桃體炎、風濕熱、結核病等。 如果發熱症狀較輕,在家中護理即可,以免在醫院交叉感染。
若體溫高達39℃~40℃,且一時難以退燒時,可用涼水浸過的毛巾敷在頭部。 注意勤換,同時可以用溫水擦擦胸、背及腿部,使皮膚淺表血管擴張,有助於退燒。
要保證有充足的睡眠,讓病人睡在舒適的床上,穿的衣服要寬鬆一些。 房內空氣要新鮮,注意通風換氣,不要吸煙,房間要保持安靜。
服藥後可能會出汗,這時蓋得不要太厚,以免出汗過多而引起虛脫。 出汗以後要及時擦乾,並及時更換內衣,防止著涼。
要多喝開水。 發燒的病人所需的水分比平時多,這是因為機體代謝率增高,出汗多,水分消耗大,血液相對濃縮,血流緩慢,心跳無力,因此,要給病人補充足夠的水分。 要鼓勵病人多飲水,可多喝糖鹽水、綠豆湯、菜湯、西瓜汁、果汁及蜂蜜兌水等。
發燒的病人,一般胃口都比較差,此時,要想辦法給病人做些容易消化而營養豐富的食物,如小米粥、大米粥、豆漿、豆腐腦、牛奶、優酪乳、藕粉、雞蛋湯、酸湯麵條、蒸蛋羹等,並注意少食多餐。同時,要讓病人多吃一些水果,增加營養素的攝入,以利於早日康復。
要注意口腔清潔,吃飯後要漱漱口,早晚刷牙,使口腔清爽,感覺舒服,促進食欲。
“捂汗可以退燒”的說法是錯誤的。人體發燒通常都是因為體內發生病變而出現的臨床表現,單靠捂汗而不進行針對病變的治療,只會造成病情加重。患者發燒捂汗,一旦過度保暖就會出現脫水,還會加重心臟、呼吸系統的負擔,甚至引發心臟驟停,危及生命。
發燒的病人,一般胃口都比較差,此時,要想辦法給病人做些容易消化而營養豐富的食物,如小米粥、大米粥、豆漿、豆腐腦、牛奶、優酪乳、藕粉、雞蛋湯、酸湯麵條、蒸蛋羹等,並注意少食多餐。同時,要讓病人多吃一些水果,增加營養素的攝入,以利於早日康復。
要注意口腔清潔,吃飯後要漱漱口,早晚刷牙,使口腔清爽,感覺舒服,促進食欲。
“捂汗可以退燒”的說法是錯誤的。人體發燒通常都是因為體內發生病變而出現的臨床表現,單靠捂汗而不進行針對病變的治療,只會造成病情加重。患者發燒捂汗,一旦過度保暖就會出現脫水,還會加重心臟、呼吸系統的負擔,甚至引發心臟驟停,危及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