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疾病養生>神經科>正文

面癱的治療方法有哪些

瞭解面癱的治療方法非常重要, 因為面癱不僅對患者的外貌造成一定的影響, 而且給患者的語言發音和口齒清晰度等也造成了一定的困擾, 因此, 面癱應該要及時發現及時治療, 這樣才能夠達到最佳的治療效果。

一、不同時期的治療:

1.急性期

根據病情輕淺、初中經絡的特點, 採用浮刺法和巨刺法, 配合解表祛風通絡的中草藥。

2.緩解期

病情進入恢復期, 採用經刺法, 手法以平補平瀉為主, 以手足陽明經穴為主, 配合通經活絡中草藥。

3.後遺症期

多見於頑固性面癱患者, 臨床觀察多見於老年和體質虛弱者,

或伴發耳周面部帶狀皰疹病毒感染者, 該期治療難度大、見效慢, 主要採用透刺針法, 並多用補法和灸法, 運用扶正補氣和通經活絡中草藥治療, 對於療效一個月仍不理想者, 要抱有長期治療的心理準備, 有的患者甚至治療長達1~2年之久, 但只要堅持治療, 面癱後遺症患者仍會逐漸恢復的。 在針灸和中藥治療同時, 我們還可以合併使用抗病毒、營養神經等西醫療法, 採用中西醫結合治療效果更佳。

二、中醫治療方法

以針灸治療, 並以手法為主, 治療過程中不加用藥物或電針。 法則:祛風通絡。 處方:合穀、太沖、牽正、頰車透地倉, 地倉透頰車, 風池, 下關, 迎香, 承漿或頰承漿。 每次選三或四穴。 加減法:眼瞼不能下合、露睛流淚者,

加攢竹、魚腰、絲竹空, 陽白透魚腰。 耳後痛者, 加翳風。 味覺減退者, 加廉泉。 手法:平補平瀉, 抽針法。 操作:合穀, 太沖, 風池針用瀉法, 下關, 牽正, 迎香, 平刺, 採用平補平瀉法, 陽白向下平刺透魚腰, 地倉向頰車平刺, 頰車向地倉斜刺, 並採用抽針法, 使面肌向後抽動, 留針20分鐘。 余穴均用平補平瀉法。

通過上述文章的介紹, 相信大家對面癱的治療方法有了一定的認識, 希望患者們能夠在醫生的指導下正確地治療, 切勿錯過治療的最佳時期, 如果您還想瞭解更多關於面癱的資訊, 可以諮詢醫生。

相關用戶問答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