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瀉的症狀, 我們都有過, 但是應該很多人沒有聽說過暴瀉, 也稱暴泄。 這是一種很嚴重的腹瀉疾病, 建議大家及時治療, 治療暴瀉, 這裡推薦白芷黃連湯中藥方劑給大家, 白芷黃連湯的效果很好, 來看白芷黃連湯的用法!
處方
白芷1兩半, 黃連(去須)1兩, 地榆1兩半, 當歸(銼, 焙)1兩, 附子(炮裂, 去皮臍)1兩半, 木香1兩, 赤石脂1兩半, 黃芩(去黑心)半兩, 芎藭1兩半, 訶黎勒皮(煨)1兩, 肉豆蔻1枚(煨, 去殼), 白術1兩, 桂(去粗皮)1兩。
制法
上銼, 如麻豆大。
功能主治
因傷水飲後, 變成暴泄。
用法用量
每服5錢匕, 水1盞半, 加生薑5片, 煎至8分, 去滓, 空心溫服,
摘錄
《聖濟總錄》卷七十四。
暴瀉病
暴瀉病, 又名暴注, 是指發病突然, 以排便次數劇增, 瀉下急迫為特徵的內科急性病證。 早在《素問》中已提到針灸治療“飧泄”。 而暴瀉的針灸治療, 在唐代《備急千金要方·卷三十》中即有記載:“陰陵泉、隱白, 主胸中熱, 暴泄”。
金元時期, 《儒門事親》也強調灸水分對本證的良好療效, 劉完素則用灸大椎的方法治療“寒熱水泄”。 元明時期《衛生寶鑒》、《世醫得效方》、《奇效良方》等記錄了蔥熨、鹽熨、艾熨、外敷等方法的民間驗方。 現代醫學中的急性腸炎、急性食物中毒, 及某些腸道過敏所致的急性腹瀉均歸屬於本證範疇。
病因病機
暴瀉發病, 有因外感寒濕、暑濕之邪, 困阻脾陽, 脾失健運, 水穀相隨而下;或系暴飲暴食、誤食腐敗不潔之物,
辯證分型
一、外感暴瀉
瀉下急迫, 腹痛腸鳴。 如為暑濕所致, 糞色黃褐而臭, 肛門灼熱, 煩熱口渴, 小便短赤, 脈濡數或滑數, 舌苔黃膩;如外感寒濕, 則見泄瀉清稀, 或兼惡寒發熱, 鼻塞頭痛, 肢體酸痛, 脈濡緩, 苔薄白或白膩。
二、食傷暴瀉
腹痛腸鳴, 痛時即下, 痛勢急劇拒按。 瀉後痛減, 糞便臭如敗卵, 腹脹痞滿, 食後痛甚, 泄瀉更著, 脈滑, 舌苔垢濁或厚膩。
結語:有關白芷黃連湯中藥方劑, 這裡就介紹這麼多。 相信大家看完之後對白芷黃連湯已經有了一定的認識和瞭解了。 白芷黃連湯能治療暴瀉, 對於這一病症, 上述也解釋了。 其實就是腹瀉很嚴重的情況, 而且病情來得又比較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