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全雲:產後中風恍惚者, 由心主血, 血氣通于榮衛臟腑, 遍行經絡, 產則血氣俱傷, 五臟皆虛, 榮衛不足, 即為風邢所乘, 則令心神恍惚不定也。 (自不語至恍惚等症有謂氣血虛, 有謂敗血入心, 有謂風邪所乘一皆名為心風, 然此風從何來當從何治, 前人亦未之悉, 但言治痰治風。 而丹溪立齋則以大補氣血為主各有所見在臨症酌用可也)
薛氏曰:前證當大補血氣為主, 而佐以後方為善, 蓋風為虛極之假像也, 固其本源, 諸病自退, 若專治風, 則速其危矣。
【驗案】
一產婦患前證, 盜汗自汗, 發熱哺熱, 面色黃白, 四肢畏冷,
【方劑】
【千金方】治產後暴苦, 心悸不定, 言語錯亂恍惚, 皆因心虛所致。 (養古方恒以桂為補, 今之治者又畏其太熱反以傷血遵古法, 今所當因病致宜也)
茯苓[三兩], 芍藥[二兩], 當歸, 桂心, 麥冬[去心一升], 生薑[一兩],大棗[三十枚]。
上為散, 用水三升, 煎取一升, 去滓, 分作二服。
【經效方】療產後心虛忪悸, 志意不定, 煩躁恍惚。 (此涼心之劑心熱者宜之)
茯神, 當歸, 芍藥, 人參, 麥門冬[去心], 酸棗仁[炒], 黃芩, 甘草,白鮮皮[各二兩], 大棗[七枚],
上為粗末,
【琥珀散】治產後中風恍惚, 語澀, 心神煩悶, 四肢不隨。 (真產後中風者宜之, 若曰:虛風所為則不宜用風藥)
琥珀[另研], 茯神[去木各一兩], 遠志[去心], 石菖蒲, 人參, 黃芪, 麥門冬[去心],芎藭, 赤芍, 防風, 獨活, 桑寄生, 羚羊角屑[各半兩], 甘草[炙二錢半]。
上(口父)咀, 每服五錢, 水煎溫服, 不拘時。
【遠志散】治產後中風, 心神恍惚, 言語錯亂, 煩悶, 睡臥不安。 (此與前方不甚遠, 而且加桂心故非真中風者, 不敢用丹溪有雲:北方之人真中風者,恒有之南方之人皆是痰生熱熱生風, 且如恍惚錯亂煩悶不安皆熱也, 何敢用焉)
遠志[去心], 防風[去蘆各一兩], 當歸, 茯神[去木], 棗仁[炒], 麥冬[去心],桑寄生, 羚羊角屑, 獨活[去蘆], 桂心[各七錢半], 甘草[炙半兩]。
上(口父)咀, 短服五錢, 水煎服。
【天麻丸】治產後中風恍惚, 語澀, 四肢不隨。
天麻, 防風[去蘆], 薑活[去蘆], 朱砂水飛[各一兩], 僵蠶[炒七錢半], 幹蠍[炒],五靈脂[炒],
上為細未, 糯米飯為丸, 如桐子大, 每服二三十丸, 薄荷酒送下, 日進二服。
【辰砂遠志丸】治產後中風, 消風化痰, 安神鎮心。
辰砂, 遠志肉[甘草煮], 石菖蒲, 人參, 茯神[去木各五分], 川芎, 山藥,麥門冬[去心], 細辛, 天麻, 半夏, 南星, 白附子, 鐵粉[各一兩]。
上為末, 薑汁煮糊丸, 如綠豆大, 別以朱砂為衣, 每服三十丸, 夜臥時, 生薑湯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