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乳性黃疸可分為早髮型和遲髮型,
發病原因是由於此種母乳中β-葡萄糖醛酸苷酶含量多、活性高,
使嬰兒膽紅素在腸道中重吸收增加而引起黃疸。
當新生兒開奶遲,
攝入量不足,
腸蠕動減少時,
β-葡萄糖醛酸苷酶在腸道中分解結合膽紅素,
還原為未結合膽紅素,
後者易被小腸重吸收進入血循環,
加重黃疸。
晚髮型黃疸的特點:
通常所稱母乳性黃疸一般均指此型。
出現時間較晚,
常緊接生理性黃疸之後發生,
與生理性黃疸重疊且持續不退;亦可在生理性黃疸減輕後加重,
即常在出生後7~14天出現,
2~3周達到高峰,
早髮型黃疸的特點:
早髮型母乳性黃疸易被忽視, 因黃疸出現時間及高峰時間與生理性黃疸相似, 即在出生後2~3天出現, 並於第4~6天最明顯, 然後在兩周內消退, 但膽紅素的最高值超過生理性黃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