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疾病養生>兒科>正文

宮頸粘液檢查

宮頸粘液結晶檢查:正常情況下, 在月經週期第8~10天, 粘液塗片可見結晶, 排卵期體內雌激素水準達到高峰, 塗片出現典型的羊齒狀結晶。 排卵後結晶逐漸減少, 至22天結晶就不再出現。 結晶的多少及羊齒狀的完整與否, 提示體內雌激素水準的高低。 在正常的月經週期中, 粘液羊齒狀結晶的出現與消失有一定的規律性。 一般在月經第十天出現不典型結晶, 隨著體內醫學 教育網原創雌激素水準的升高, 轉變為較低典型結晶, 至排卵期可見典型的羊齒狀結晶, 排卵後又轉為。 較典型結晶, 以至不典型結晶,
約在月經週期的第22天轉為橢圓體。 臨床常據此來預測排卵期, 診斷妊娠, 估計早孕預後, 鑒別閉經類型, 診斷功能失調性子宮出血。
宮頸粘液的週期性變化:宮頸粘膜腺細胞分泌的粘液在卵巢性激素的影響下也有明顯的週期性改變。 雌、孕激素可調節宮頸粘膜腺細胞的分泌功能。 月經來潮後, 體內雌激素水準降低, 此時宮頸管分泌的粘液量很少。 隨著雌激素水準提高, 粘液分泌量不斷增加, 至排卵期宮頸分泌的粘液變得非常稀薄、透明, 拉絲度可達10cm以上。 宮頸粘液圖片乾燥後置於顯微鏡醫學教 育網原創下檢查, 可見羊齒植物葉狀結晶。 這種結晶在月經週期第6-7日即可出現, 到排卵期結晶形狀最清晰而典型。 排卵後受孕激素影響,
粘液分泌量逐漸減少, 質地變粘稠而混濁, 拉絲度差, 易斷裂。 塗片檢查可發現捷徑逐步模糊, 至月經週期第22日左右, 完全消失, 而代之以排列成行的橢圓體。 臨床上根據宮頸粘液檢查, 可瞭解卵巢的功能狀態。
宮頸粘液是含有糖蛋白, 血漿蛋白, 氯化鈉和水分的水凝膠。 宮頸粘液中的氯化鈉含量在月經週期中發生明顯變化。 在月經前後, 氯化鈉含量僅占粘液幹重的2%-20%, 而排卵期則為40%-70%.由於粘液是等滲的, 排卵期宮頸粘液氯化鈉比例的增加使其水分亦相應增加, 故排卵期的宮頸粘液稀薄而量多。 宮頸粘液中的糖蛋白排列成網狀。 近排卵期時, 在雌激素影響下網眼變大, 以適宜精子通過。 雌、孕激素的作用使宮頸在月經週期中對精子穿透發揮生物閥的作用。

家庭醫生線上專稿, 如需轉載請注明出處。

家庭醫生線上專稿, 轉載請注明家庭醫生線上;媒體合作請聯繫:020-37617238

相關用戶問答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