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膽又名蚖青、杜龍、青虹。 載《神農本草經》。 系芫青科動物地膽Meloe coarctatus Motschulsky和長地膽M.violcews Linnaeus的乾燥全蟲。 夏、秋季捕捉, 用沸水燙死, 曬乾或烘乾。
【炮製方法】1.地膽《雷公炮炙論》:“用糯米、小麻子相拌同炒……”現行, 取原藥材, 除去雜質, 篩去灰屑, 用時研碎。
2.米炒地膽《太平聖惠方》:“以糯米拌炒, 米黃為度, 去翅、足。 ”《聖濟總錄》:“(地膽)去頭、足、翅, 糯米炒, 令米黃。 ”《普濟方》:“去頭、足、翅, 秫米炒, 米黃為度。 ”現行, 取淨地膽, 與糯米同炒, 炒至米呈焦黃色, 去米, 除去頭、足、翅。
【飲片性狀】地膽形體似大螞蟻, 黑藍色有光澤。 翅稍短, 柔軟, 藍色, 翅端尖細, 不達尾端。 足3對, 氣微臭。
【炮製作用】地膽性味辛, 微溫;有毒。 具有攻毒, 逐瘀, 消癥的功能。 米炒後緩和藥物毒性, 增強療效, 並去除藥物的腥臭味。 用於瘰鬁, 惡瘡, 鼻息肉, 癥瘕痞塊。 如治瘰鬁成瘡有膿的地膽丸(《聖濟總錄》);配伍細辛、白芷治鼻息肉腫大(《太平聖惠方》);配伍朱砂、滑石治小腸氣痛(《宣明論方》)。
【炮製研究】地膽在劉宋時期始有“糯米炒”(《雷公炮炙論》)的記載, 至宋代沿用“糯米拌炒”(《太平聖惠方》), 至明代有“秫米炒”(《普濟方》)。 現行, 有米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