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中醫>中醫常識>正文

蒼耳蟲的炮製方法

蒼耳蟲又名蒼耳蠹蟲、麻蟲。 載《聖濟總錄》, 系寄居於菊科植物蒼耳Xanthium sibiricum Patr.ex Widd.莖中的一種昆蟲的幼蟲。 在夏、秋間, 尋覓蒼耳草梗上有蛀孔者, 其內都有蠹蟲, 用小刀剖取, 隨用或焙乾後密閉封藏, 或油浸備用。

炮製方法】《聖濟總錄》:“炒黃色, 為末。 ”《本草綱目》:“捶碎, 入人言少許, 捶成塊。 ”現行, 取原藥材, 用文火焙乾或用油浸制。

【飲片性狀】乾燥的本品表面皺縮, 形如小蠶, 質脆, 具焦香氣。

【炮製作用】蒼耳蟲有小毒, 焙後可降低毒性和腥臭氣味, 便於粉碎。 用於疔腫, 痔瘡。 如配伍白僵蠶、江茶治一切疔腫及無名腫毒惡瘡(《聖濟總錄》);泡油外敷治痔瘡(《民間常用草藥彙編》)。

【炮製研究】蒼耳蟲在宋代有炒黃(《聖濟總錄》), 近代有油浸制(《民問常用草藥彙編》)。 現行, 有焙制、油浸制等炮製方法。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