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疾病養生>婦科>正文

盆腔炎如何辨證治療

l.急性盆腔炎

(1)發熱期(熱毒壅盛證)

主證:高熱寒戰, 腹痛拒按, 帶下黃濁, 或膿帶腥臭, 腹脹便秘或搪而不爽, 口乾舌燥, 小便黃赤, 舌苔黃厚或膩, 脈滑數或弦數。

治法:清熱解毒, 化瘀止痛。

方藥:①銀翹紅醬解毒湯(臨床驗方)。

銀花30g, 連翹30g, 紅藤30g, 敗醬草30g, 丹皮9g, 生山桅10g, 赤芍10g, 延胡索12g, 川楝子10g。

②大黃牡丹湯(《金匱要略》)加減。

生大黃(後下)9g, 牡丹皮12g, 赤芍12g, 薏仁15g, 銀花15g, 敗醬草39g。 蛇舌草30g。

加減:熱重者, 加生石膏30g、黃連3g;大便裡急者, 加葛根9g、黃蘋9g;腹痛者, 加失笑散(包)9g、沒藥6g、乳香9g;腹脹者, 加枳實9g、川樸9g;帶多腥臭者, 加土茯苓15g、茵陳12g、椿根皮10g;高熱神昏者, 加紫雪丹0.3—0.6g;產後者,

加益母草15g, 山楂12g。

(2)癥瘕期(瘀熱互阻證)

主證:發熱惡寒, 或低熱起伏, 少腹脹痛, 或疼痛拒按, 腰能酸痛, 帶下量多色黃, 盆腔包塊增大, 壓痛明顯, 苔黃膩, 舌質紅, 脈弦數。

治法:活血化瘀, 清熱利濕。

方藥:①棱莪消積湯(臨床驗方)。

三棱10g, 莪術10g, 丹參10g, 赤芍9g, 桃薏仁各12g, 延胡索12g, 丹皮12g, 紅藤30g, 敗醬草30g, 炙乳沒各6g。

②仙方活命飲(《校注婦人良方》)加減

金銀花12g, 甘草節9g, 穿山甲9g, 皂角刺12g, 當歸尾12g, 赤芍12g, 乳香9g, 沒藥9g, 天花粉12g, 陳皮6g, 防風9g, 貝母12g, 白芷12g。

加減:腹脹者, 加大腹皮20g、川椅子12g、積實9g;便秘者, 加生川軍(後下)6g或全瓜萎10g;白帶多者, 加黃柏12g、椿根皮15g;炎性包塊者, 加皂角刺15g。

2.慢性盆腔炎

(1)濕熱壅阻證

主證:低熱起伏, 少腹隱痛或腹痛拒按, 帶下增多, 色黃粘稠有穢氣, 尿赤便秘, 口幹致飲, 舌黯滯,

苔黃膩, 脈弦數。

治法:清熱熱利濕, 祛瘀散結。

方藥:銀甲方(臨床驗方)

金銀花12g, 鱉甲15g, 連翹12g, 升麻9g, 紅藤30g, 蒲公英15g, 紫花地丁12g, 生蒲黃12g, 春根皮15g, 大青葉9g, 茵陳15g, 桔梗9g, 琥珀末3g。

加減:發熱者, 加柴胡9g、黃蘋9g;大便幹結者, 加桃仁9g、大黃9g。

(2)氣滯血癌證

主證:少腹兩側吊痛或脹痛、刺痛拒按, 腰骶酸痛, 腹脹便秘, 帶下增多, 色黃或白, 月經不調, 婚久不孕, 苔薄, 舌質黯而有瘀點, 脈細弦。

治法:活血化瘀, 理氣止痛。

方藥:少腹逐瘀湯(《醫林改錯》)加減。

當歸10g, 川芍5g, 延胡索15g, 五靈脂20g, 乳沒藥各5g, 川楝子10g, 小茴香log, 劉寄奴10g, 焦山桅12g。

加減:低熱者, 加紅藤30g、敗醬草30g、蒲公英15g;經下不暢者, 加益母草l 5g、紅花6g, 路路通12g;腹痛較甚者, 加失笑散(包)10g、艾葉9g、血竭o.6g;便秘者, 加生川軍(後下)6g、枳實10g。

(3)寒濕凝滯證

主證:少腹冷痛,

或脹或如針刺, 遇熱痛減, 腰骶酸痛, 經行或勞累後加劇, 月經後期, 量少有血塊, 帶下清稀, 量多, 舌質淡胖或瘀斑, 脈沉遲。

治法:溫經化濕, 理氣活血。

方藥:桂枝茯苓丸(《金匱要略》)加減。

桂枝6g, 茯苓10各桃薏仁各10g, 丹皮10g, 赤芍l0g, 艾葉6g, 香附12g, 烏藥10g, 小茴香10g, 失笑散(包)12g, 炙甘草5g。

加減:盆腔炎性包塊較大者, 加三棱9g、莪術9g, 或血竭6g、澤蘭葉10g;痛經嚴重者, 加胡延索15g、川楝子12g;下腹冷痛者, 加吳榮英5g、胡蘆巴10g。

(4)肝腎不足證

主證:下腹隱痛, 久久不息, 帶多清稀, 腰酸膝軟, 頭暈耳鳴, 苔薄, 質黯, 舌邊有瘀斑, 脈細弦。

治法:調補肝腎, 理氣和營。

方藥:歸芍地黃丸(驗方)。

當歸l0g, 炒白芍15g, 熟地12g, 山萸6g, 山藥12g, 澤瀉10g, 丹皮6g, 獲苔10g, 杞子10g, 雞血藤15g, 川楝子12g, 炙甘草3g。

加減:氣虛者, 加黨參10g、黃芪15g、炒白術10g;血虛者, 加首烏12g、黃精l 5g、補骨脂10g,

頭暈者, 加鉤藤10、石決明10g、桑椹子10g;帶多色清者, 加牡蠣18g、烏賊骨10g、芡實10g、薏仁10g。

相關用戶問答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