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中醫>中醫常識>正文

失笑散的傳說

相傳, 北宋開寶年間, 京郊錢員外的獨生女兒出嫁, 花轎臨門, 小姐正發痛經, 腹痛如絞, 一家人慌得六神無主。 正在這時, 恰有一蔡姓郎中路過, 稱有妙藥可治。 他從葫蘆裡倒出一匙黃褐色的藥粉, 囑取半碗香醋調勻飲用。 約摸半個時辰, 少女痛止, 展顏一笑, 轉身進屋更衣去了。 錢員外拜詢:“所用為何藥, 如此靈驗?”郎中道:“此藥可令失笑者轉笑, 就稱“失笑散”吧。 ”

失笑散由蒲黃、五靈脂輾末而成, 主治淤血停滯所致的月經不調、少腹急痛、痛經、心腹疼痛等。 這個方子于1078年收入宋太醫局編纂的《太平惠民和劑局方》中。

至南宋, 宋度宗遊禦藥園, 入夜突然舌腫滿口, 不能言語和進食, 一位姓蔡的御醫用藥末輕輕擦宋度宗的舌面, 其腫漸消。 宋度宗大喜, 問所用為何藥?蔡醫奏道:“《和劑局方》所收‘失笑散’也。 為先祖所創制, 臣用蒲黃、五靈脂研末, 取其陰陽相濟, 活血消淤, 故能治陛下的‘重舌’。 ”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