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疾病養生>兒科>正文

寶寶長牙時的注意補充營養元素

小寶寶長齊乳牙, 從嬰兒期開始需要近兩年的時間, 在這個階段, 媽媽要根據寶寶的月齡及出牙情況, 給予適當的食物, 以促進牙齒的萌出。 >>>寶寶幾個月長牙

一、長牙分階段

1、萌芽期

4~6個月大的寶寶, 雖然此時看不到一點牙齒的影子, 但寶寶的牙齒已如土地中的種子, 正要發芽。 一切都在醞釀之中。

此時要及時給寶寶添加泥糊狀的食物, 首要的選擇是含有多種維生素和礦物質強化的營養米粉, 此外馬鈴薯泥、蛋黃泥、蘋果泥等等, 都可以讓寶寶去嘗試。 不但可以達到營養的目的, 同時也刺激了寶寶的味覺、視覺和嗅覺。

2、破“土”期

6~7個月是寶寶出牙的準備時期, 這時寶寶牙齦摸上去硬硬的, 口水也變得多起來。

寶寶口腔內唾液中的澱粉酶的功能已趨於完善, 可以給寶寶更多澱粉類食物, 如手指餅乾、麵包幹、烤饅頭片、磨牙餅或棒等食品, 讓寶寶自己拿著吃。 剛開始寶寶是用唾液把食物泡軟後再咽下去, 幾天後, 寶寶就會用牙齦磨碎食物, 嘗試咀嚼。 此階段寶寶的牙齦會發癢, 他會很喜歡咬一些硬的東西, 這有利於乳牙的萌出。

3、2顆牙期

寶寶一般在7~8個月之時, 下頜的一對乳中切齒悄悄萌出, 小白牙從此開始發揮巨大作用。 這個時期的寶寶很喜歡將任何拿得到的物品放到口中“嘗嘗”。

媽媽在這個時期可以試著給予寶寶一些半固態的食物,

比如菜泥粥、爛麵條、蛋羹等等。 這些輔食不但有利於牙齒的生長, 也提供了寶寶生長發育所需要的蛋白質和必需的營養素。

4、4顆牙期

大概8~12個月之時, 寶寶的上頜又會長出兩顆牙齒, 多了這兩顆利齒, 寶寶比以往更喜歡咀嚼了。

在這個時期媽媽應該給予寶寶更多的選擇, 比如碎菜包、餛飩、豆腐、蘋果片、番茄等等, 寶寶攝入食物中的營養越來越豐富, 這對於寶寶的生長發育是必要的。

5、6~8顆牙期

在9~13個月時, 寶寶上頜的側門牙萌出, 10到16個之月時下頜的側門牙也將萌出。 寶寶開始慢慢地適應固體的食物, 腸胃的消化機能也漸趨成熟。

媽媽在這個時期可以給予寶寶固體的食物, 比如米飯、麵條、切得細些的蔬菜等食物。

6、8~12顆牙期

大概在13到19個月的時候, 寶寶會萌生第一顆乳磨牙。 有了乳磨牙之後, 寶寶的咀嚼能力大大提升。 在這個時期, 寶寶會很有熱情地自己用勺子把食物送到嘴裡。

這個時期可以吃的食物更多, 餃子、饅頭、花卷等都可以吃了, 而各種蔬菜只需切得小些寶寶就能自己吃了。

7、12~20顆牙期

大概16到20個月期間, 寶寶的20顆乳牙逐漸長齊, 完成了乳牙系列的全部萌出過程。

媽媽可以給予普通稍偏軟的食物, 如米飯、麵條、蔬菜、肉食等等。

二、寶寶長牙時注意補充營養元素

1、富含礦物質的食物

寶寶牙齒的生長, 需要礦物質來參與。 人體牙齒、牙槽骨及頜骨的主要成分都是鈣和磷, 足夠的鈣磷是形成牙齒的基礎。 食物中鈣的最佳來源是乳類及乳製品,

配方奶、優酪乳、乳酪等食物中不但鈣含量豐富, 而且吸收率高, 是寶寶最理想的補鈣食品。 在粗糧、黃豆、海帶、黑木耳等食物中也含有較多的鈣、磷、鐵和氟, 有助於寶寶牙齒的鈣化。 為了促進鈣的吸收, 最簡便的方法就是多抱寶寶去戶外曬太陽, 因皮膚中的7-脫氫膽固醇經太陽紫外線的照射可轉變為維生素D3, 是人體所需 維生素D的主要來源。

2、富含蛋白質的食物

蛋白質對牙齒的形成、發育、鈣化、萌出有著重要的作用。 蛋白質的來源極為豐富, 有動物性蛋白質如蛋類、乳類、魚類、肉類, 也有植物性蛋白質如穀類、豆類、乾果類。 經常攝入這兩類蛋白質, 可促進牙齒的正常發育。 如果蛋白質攝入不足, 會造成牙齒排列不齊、牙齒萌出時間延遲及牙周組織病變等現象,

而且容易導致齲齒的發生。

3、富含維生素的食物

維生素的作用不可小看。 鈣的沉澱及吸收需要維生素D, 骨膠和牙釉質的形成需要維生素C、維生素B, 牙齦組織的健康需要維生素A、維生素C。 可見, 充足的維 生素對於牙齒的發育也極為重要。 維生素A、維生素D來源於乳類、動物肝臟及魚肝油製劑, 維生素C廣泛存在於各種新鮮的蔬菜和水果中, 而且其中的纖維還有按 摩牙齦和清潔牙齒的作用。 如果攝入礦物質過少或維生素A、維生素D、維生素B的攝入比例失調, 都會造成寶寶牙齒發育不全和鈣化不良。

三、少吃不利牙齒的食物

在寶寶出牙期間, 應當避免或少攝取對牙齒發育不利的食物, 以下的食物可要小心。

1、太軟的食物

食物太軟不利於牙齒的萌出、牙不齊 許多父母怕寶寶喉嚨太細,咽不下固體食物或容易被卡住,就喜歡將切得細細的食物喂給寶寶,或者對於1歲的寶寶也一直購買肉泥、胡蘿蔔泥等泥狀食物餵養寶寶。因為飲食過於細軟,寶寶的牙齦缺乏刺激,不僅導致牙齒發育遲緩,還容易造成牙齒排列不齊。因此,媽媽要根據寶寶牙齒萌出情況,調整食物的粗細。

2、碳酸飲料

碳酸飲料“吃”掉牙 各類品牌碳酸飲料的酸性成份pH值一般在2.2~4.9之間,pH值為7代表中性。而牙齒在酸性成份達到5.5時,就會“脫礦”,即礦物質晶體被酸溶解。長期大量被酸性物質侵蝕,牙齒前切面就會被腐蝕變薄,牙釉質喪失,牙本質露出,牙齒容易發生病變。如果寶寶喝了碳酸飲料,要及時喝幾口白開水。

3、甜食

甜食傷害牙 寶寶的牙齒要從小就保護好,不能沒有規律濫用甜食和點心,這些東西除了使寶寶的食欲不振外,還為細菌的生長創造了有利的環境。甜的東西還有脫鈣的作用,使牙質疏鬆。在食物中脫鈣作用較強的有:奶制糖果、炸麵包、巧克力、蛋糕等。寶寶吃過這些食物後,要及時漱口,清潔口腔。

四、長牙的注意事項

1、喝完碳酸飲料白開水漱口。

2、硬質磨牙棒更安全。寶寶出牙期特別愛流口水,寶寶的口水把餅乾一點點浸濕,用牙齦磨下來一層,而不會是一塊餅乾,這樣更安全,不會造成寶寶被噎住。所以媽媽在給剛要出牙的寶寶買磨牙棒,硬的才好。

3、不要把齲齒傳給寶寶:齲齒也會傳染,因為齲齒是細菌感染。所以如果媽媽有齲齒,千萬不要用嘴直接接觸寶寶的食物,或用自己的餐具你一口我一口地喂寶寶。

4、口腔清潔最重要:寶寶的牙齒快萌出時要特別注意口腔清潔。方法很簡單,即在餵奶或食用其他輔食後喝幾口白開水,用以沖洗口腔內殘留的食物殘渣。媽媽們還要注意,不要讓寶寶含著盛有奶液或其他食物的奶瓶入睡,以免造成奶瓶齲。

五、寶寶長牙可能出現的現象

1、疼痛:寶寶可能表現出疼痛和不舒服的跡象。

2、暴躁:牙齒帶來的不適會讓寶寶脾氣暴躁和愛哭鬧,在出牙前一兩天尤其明顯。

3、臉頰發紅:寶寶的臉頰上出現了紅色的斑點。

4、流口水:出牙時產生的過多唾液會讓寶寶經常流口水。

5、啃、嚼或咬東西:把任何東西放到寶寶嘴巴附近,他可能會出現以上動作。

6、牙齦腫脹:檢查一下他的嘴巴,看看牙齦上是否有點紅腫或腫脹。

7、睡不安穩:寶寶可能會在半夜醒來,並且看起來煩躁不安,儘管他之前一直睡得很安穩。

8、體溫升高:出牙能使體溫稍稍升高,所以寶寶可能會覺得比平時熱一點。

9、屁股疼痛:寶寶出牙時更容易患上尿布疹,並且可能大便會過稀。

六、寶寶長牙過慢的原因

1、先天遺傳:幼兒長牙較慢的主要原因來自遺傳,包括家庭病史、種族等,甚至連性別也會有所差異。根據多數研究報告來看,女孩的長牙時間會比男孩早一些。

2、後天環境:除了先天遺傳因素之外,後天環境也可能間接造成長牙緩慢。就拿早產兒來說,他的長牙時間就必須先扣除早產時間,這樣得出的結論才比較準確。如果是胎齡30周就出生的早產兒,那麼長出第一顆牙的時間就必須延後10周(通常是出生後6~8個月時)。另外,凡是出生體重過輕的嬰兒,也很可能出現長牙較慢的問題。

3、系統性疾病:唐氏症、腦下垂體分泌異常、外胚層發育不全症候群等,都有可能造成幼兒長牙的速度有所差異,必須通過抽血檢查才能確定真正的病因。

4、外傷與感染:如果孩子的乳牙出現高低不一的情況,則很有可能是牙齒受到過外力撞擊,導致與牙齒相連的韌帶壞死,而以新生骨頭取代(骨粘連),從外觀看來只是某顆牙齒生長較慢,實際上卻會影響到恒牙的萌發。如果幼兒乳牙提早喪失,牙齦表面便會生成結締組織,一旦恒牙此時還未充分成長,就會受到壓迫而導致恒牙出牙較慢。另外,有時幼兒所服用的藥物會讓牙齦增厚,牙齒不易冒出,也會讓父母產生長牙較慢的誤解。

需要提醒大家的是,幼兒的長牙週期都不盡相同,雖說應在約6個月大時長出第一顆牙齒,不過就乳牙而言,出牙的時間差距在半年之內都算正常,而恒牙萌出時間的合理差距甚至可延長至1年。所以,一般無需過度擔心,通常只是長牙時間的快慢不同,並不會影響到牙齒的功能。

以下的食物可要小心。

1、太軟的食物

食物太軟不利於牙齒的萌出、牙不齊 許多父母怕寶寶喉嚨太細,咽不下固體食物或容易被卡住,就喜歡將切得細細的食物喂給寶寶,或者對於1歲的寶寶也一直購買肉泥、胡蘿蔔泥等泥狀食物餵養寶寶。因為飲食過於細軟,寶寶的牙齦缺乏刺激,不僅導致牙齒發育遲緩,還容易造成牙齒排列不齊。因此,媽媽要根據寶寶牙齒萌出情況,調整食物的粗細。

2、碳酸飲料

碳酸飲料“吃”掉牙 各類品牌碳酸飲料的酸性成份pH值一般在2.2~4.9之間,pH值為7代表中性。而牙齒在酸性成份達到5.5時,就會“脫礦”,即礦物質晶體被酸溶解。長期大量被酸性物質侵蝕,牙齒前切面就會被腐蝕變薄,牙釉質喪失,牙本質露出,牙齒容易發生病變。如果寶寶喝了碳酸飲料,要及時喝幾口白開水。

3、甜食

甜食傷害牙 寶寶的牙齒要從小就保護好,不能沒有規律濫用甜食和點心,這些東西除了使寶寶的食欲不振外,還為細菌的生長創造了有利的環境。甜的東西還有脫鈣的作用,使牙質疏鬆。在食物中脫鈣作用較強的有:奶制糖果、炸麵包、巧克力、蛋糕等。寶寶吃過這些食物後,要及時漱口,清潔口腔。

四、長牙的注意事項

1、喝完碳酸飲料白開水漱口。

2、硬質磨牙棒更安全。寶寶出牙期特別愛流口水,寶寶的口水把餅乾一點點浸濕,用牙齦磨下來一層,而不會是一塊餅乾,這樣更安全,不會造成寶寶被噎住。所以媽媽在給剛要出牙的寶寶買磨牙棒,硬的才好。

3、不要把齲齒傳給寶寶:齲齒也會傳染,因為齲齒是細菌感染。所以如果媽媽有齲齒,千萬不要用嘴直接接觸寶寶的食物,或用自己的餐具你一口我一口地喂寶寶。

4、口腔清潔最重要:寶寶的牙齒快萌出時要特別注意口腔清潔。方法很簡單,即在餵奶或食用其他輔食後喝幾口白開水,用以沖洗口腔內殘留的食物殘渣。媽媽們還要注意,不要讓寶寶含著盛有奶液或其他食物的奶瓶入睡,以免造成奶瓶齲。

五、寶寶長牙可能出現的現象

1、疼痛:寶寶可能表現出疼痛和不舒服的跡象。

2、暴躁:牙齒帶來的不適會讓寶寶脾氣暴躁和愛哭鬧,在出牙前一兩天尤其明顯。

3、臉頰發紅:寶寶的臉頰上出現了紅色的斑點。

4、流口水:出牙時產生的過多唾液會讓寶寶經常流口水。

5、啃、嚼或咬東西:把任何東西放到寶寶嘴巴附近,他可能會出現以上動作。

6、牙齦腫脹:檢查一下他的嘴巴,看看牙齦上是否有點紅腫或腫脹。

7、睡不安穩:寶寶可能會在半夜醒來,並且看起來煩躁不安,儘管他之前一直睡得很安穩。

8、體溫升高:出牙能使體溫稍稍升高,所以寶寶可能會覺得比平時熱一點。

9、屁股疼痛:寶寶出牙時更容易患上尿布疹,並且可能大便會過稀。

六、寶寶長牙過慢的原因

1、先天遺傳:幼兒長牙較慢的主要原因來自遺傳,包括家庭病史、種族等,甚至連性別也會有所差異。根據多數研究報告來看,女孩的長牙時間會比男孩早一些。

2、後天環境:除了先天遺傳因素之外,後天環境也可能間接造成長牙緩慢。就拿早產兒來說,他的長牙時間就必須先扣除早產時間,這樣得出的結論才比較準確。如果是胎齡30周就出生的早產兒,那麼長出第一顆牙的時間就必須延後10周(通常是出生後6~8個月時)。另外,凡是出生體重過輕的嬰兒,也很可能出現長牙較慢的問題。

3、系統性疾病:唐氏症、腦下垂體分泌異常、外胚層發育不全症候群等,都有可能造成幼兒長牙的速度有所差異,必須通過抽血檢查才能確定真正的病因。

4、外傷與感染:如果孩子的乳牙出現高低不一的情況,則很有可能是牙齒受到過外力撞擊,導致與牙齒相連的韌帶壞死,而以新生骨頭取代(骨粘連),從外觀看來只是某顆牙齒生長較慢,實際上卻會影響到恒牙的萌發。如果幼兒乳牙提早喪失,牙齦表面便會生成結締組織,一旦恒牙此時還未充分成長,就會受到壓迫而導致恒牙出牙較慢。另外,有時幼兒所服用的藥物會讓牙齦增厚,牙齒不易冒出,也會讓父母產生長牙較慢的誤解。

需要提醒大家的是,幼兒的長牙週期都不盡相同,雖說應在約6個月大時長出第一顆牙齒,不過就乳牙而言,出牙的時間差距在半年之內都算正常,而恒牙萌出時間的合理差距甚至可延長至1年。所以,一般無需過度擔心,通常只是長牙時間的快慢不同,並不會影響到牙齒的功能。

相關用戶問答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