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三粥兩糊伴長生

“行走坐臥任自然, 三粥兩糊長生”。 這句詩, 是對陳福堂老人飲食養生之法的高度概括。

今年93歲高齡的陳福堂老人家住遼南農村。 老人一生務農, 勤於耕耘。 脾氣和藹, 從容大度。 尤值得一提的是, 老人十分注重飲食養生, 多年來, 他一直遵循自己獨創的“三粥兩糊”飲食養生法。

“三粥”即玉米粥、蕎麥粥、綠豆粥;“兩糊”即花生糊和芝麻糊。 老人日常飲食譜中, “三粥兩糊”是不可或缺的主食, 它們伴隨老人安然度過了90多個春秋。 老人說, “三粥兩糊”均屬粗糧、雜糧, 這些東西遠比現代人推崇的精米白麵、大魚大肉更富有營養。

因此, 多年來, 老人一直喝粥不輟, 每天都自己或讓老伴下廚熬粥煲糊, 可謂餐不離粥、糊不離餐。 熬粥時, 老人講究的是旺火煮文火熬, 熬到粥黏稠而熟爛為止;煲糊時, 老人講究的是先調後煲, 小火慢煲, 使食材中的營養成分充分溶解到麵糊中。 “三粥兩糊”使陳老身體十分康健, 90多歲的人了, 還能做些簡單的家務, 且面色紅潤, 不咳不喘, 身板硬朗, 極少生病, 脾胃消化吸收功能非常好。

陳老的“三粥兩糊”飲食養生法對追求“食不厭精”的現代人來說不無啟示:多食粗糧、雜糧, 有益身體健康。

玉米有“抗癌衛士”之美譽, 它是粗糧中的保健佳品, 對人體的健康頗為有利。 玉米中含有較多的粗纖維, 比精米、精面高4~10倍。 玉米中還含有大量鎂,

鎂可加強腸壁蠕動, 促進機體廢物的排泄。 現代研究證實, 玉米中含有豐富的不飽和脂肪酸, 尤其是亞油酸的含量高達60%以上, 它和玉米胚芽中的維生素E協同作用, 可降低血液膽固醇濃度, 並防止其沉積於血管壁。 因此, 玉米對冠心病、動脈粥樣硬化、高脂血症及高血壓等都有一定的預防和治療作用。 玉米中還含有一種長壽因數——谷胱甘肽, 它在硒的參與下, 生成谷光甘肽氧化酶, 具有恢復青春, 延緩衰老的功能。 玉米中含的硒和鎂有防癌抗癌作用, 硒能加速體內過氧化物的分解, 使惡性腫瘤得不到分子氧的供應而受到抑制。 鎂一方面也能抑制癌細胞的發展, 另一方面能促使體內廢物排出體外, 這對防癌也有重要意義。
玉米富含維生素C和維生素E等, 有長壽、美容、抗衰老作用。 玉米胚尖所含的營養物質有增強人體新陳代謝、調整神經系統功能, 能起到使皮膚細嫩光滑, 抑制、延緩皺紋產生作用。 中美洲印第安人不易患高血壓與他們主要食用玉米有關。 在美國, 總統的早餐中就有一道玉米片湯。

蕎麥有“消炎糧食”的美稱, 因為蕎麥中的某些黃酮成分具有抗菌、消炎、止咳、平喘、祛痰的作用。 它含有豐富膳食纖維, 是一般精製大米的10倍, 還含有蛋白質、多種維生素、纖維素、鎂、鉀、鈣、鐵、鋅、銅、硒等, 常吃蕎麥, 能起到降血脂、保護視力、軟化血管、降低血糖的功效, 《本草綱目》記載, 蕎麥“降氣寬腸, 磨積滯, 消熱腫風痛, 除白濁白帶、脾積泄瀉”, 蕎麥也因此而被列入日本天皇的禦膳。

被譽為“濟世之食穀”。 綠豆性味甘涼, 有清熱解毒之功, 常食綠豆粥可以補充營養, 去除體毒, 增強體力。

芝麻中含有大量的脂肪和蛋白質、糖類、維生素等營養成分, 有補血明目、祛風潤腸、生津通乳、益肝養發、強身體、抗衰老之功效, 古代養生學家陶弘景稱之為“八穀之中, 唯此為良”。 民間把花生稱為“長生果”, 與黃豆一同被譽為“植物肉”、“素中之葷”。 花生含有大量的蛋白質和脂肪, 有悅脾和胃、潤肺化痰、滋養補益、益壽延年之功效。

“三粥兩糊”看似食材平常, 實則具有較高的養生保健作用。 現代人常患的高血脂、高血糖、高血壓、心腦血管病等“富貴病”, 均與飲食“求精”、“求細”的不正確飲食理念有一定關係。 陳老的“三粥兩糊”飲食養生法再一次提醒人們:生活飲食中,

不要忽視了貌不驚人的粗糧、雜糧, 恰恰是它們砌就了人類健康長壽的摩天大廈。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