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無辣不歡的你 如何應對拉肚子?

有這樣的一種體驗和情懷, 是無法言語的:那種斯哈的喘息聲、舌頭要燃燒起來的灼熱感、汗流浹背的酣暢淋漓……這就是辣味美食帶來的極致享受。 對於無辣不歡的人來說, 不吃辣的話感覺吃飯都變成了一種將就。 但是, 一通辣菜吃完之後, 一些不適也找上門來, 舌尖刺痛、腹瀉、肛門燒灼……之前的暢快淋漓煙消雲散, 取而代之的是此時的難受至極。

吃辣椒為啥會腹瀉?

辣椒之所以嘗起來火辣辣的, 是因為含有辣椒素類的物質, 其中包含了8種以上的化合物, 而辣椒素和二氫辣椒素這兩種約占95%。 這之中,

尤其辣椒素的生理活性最強, 它的特點是不能被我們的消化道分解代謝, 所以不難理解為何會產生這樣的結果:如果吃進去的辣椒太多, 這些辣椒素會刺激胃腸道, 不僅讓我們的胃腸有種火燒火燎的感覺, 而且還會促進胃腸道不斷地蠕動, 直到腸道通過腹瀉把過多的辣椒素排出體外才感覺舒服一些。 於是, 這些不能被分解的辣椒素只好“原樣進、原樣出”, 在排出時還會讓屁股如同抹上了一把辣椒面一樣灼燒難耐。

辣椒還要不要吃了?

看到這裡, 很多人可能會打退堂鼓, 還能不能愉快地吃辣椒了?的確, 辣椒幾乎是最有爭議的一種調味料。 有的人說辣椒對胃不好, 有的人卻反駁說辣椒能保護胃。 事實是, 辣椒素對胃腸道的刺激表現為雙重效果。

一方面, 吃辣椒可以增進食欲、促進消化, 還能輔助治療胃寒、胃脹等慢性胃病;同時, 也會加重某些疾病, 如口腔潰瘍、便秘、痔瘡等。 對於胃潰瘍和胃炎患者, 現在傾向於認為, 辣椒攝入如果能適量, 則對促進潰瘍的癒合有好處, 但攝入過量則未必有益。

另外, 吃辣椒是否對美容有益, 也是頗具爭議的。 辣椒素可使皮膚的毛細血管擴張, 改善血液迴圈, 對改善因年齡增長和營養不足而致的皮膚問題大有幫助, 故有“辣椒可美容”之說, 如此, 可以解釋為何那些土生土長的“辣妹子”往往臉色紅潤。 但如果是針對粉刺、痤瘡等皮膚問題, 辣椒則有害無益了。

其實, 適量吃辣椒也未嘗不可, 關鍵是不要過量,

否則即便沒有口腔潰瘍, 不長粉刺, 腹瀉也是夠受的。

有沒有解辣之術?很多朋友在享受“辣到極致”的快感之後, 總幻想著有沒有一種食物吃進去可以與辣椒素中和一下, 將它的火熱勢頭“澆滅”?其實, 答案是令人失望的, 一旦吃辣椒下肚之後, 除了人體自身的“腹瀉”充當自我保護之外, 似乎沒有更好的解辣妙招了。 不過, 對於還停留在嘴裡灼燒口腔的辣椒素, 倒是有一些辦法可以緩解。

一些以辣為特色的餐館往往搭售清涼的酸梅湯, 很多吃貨朋友們也會為之買帳, 同時點上酸梅湯以防萬一。 其實, 酸梅湯對辣椒素並沒有真正的清除效果, 只不過能讓口腔的溫度和對味覺的敏感度降低, 再就是通過大量的水把辣味沖淡了不少,

如此而已。

真正想解辣其實還有更妙的招。 因為辣椒素是脂溶性的, 而非水溶性的……你可能靈機一動也想到了, 含有油脂或者酒精的物質有望達到溶解辣椒素的目的, 從而實現解辣。 所以說, 吃火鍋、麻辣燙要是被辣到了, 與其喝酸梅湯, 還不如直接喝一口橄欖油、香油、牛奶(含有脂肪)或用啤酒漱一下口, 效果更快呢。 尤其是喝橄欖油等食用油的方法更給力, 口腔中的大部分辣椒素可以跟隨油脂清理出口腔, 治標治本。

吃了辣椒之後該注意啥?對於口腔中的辣椒素, 我們尚有追悔之方, 而對於下肚的辣椒素, 則無回天之力了。 這些辣椒素會刺激皮膚血液迴圈加快, 使人的身體發熱、出汗增加, 從而導致人體的水分散發。

所以在濕冷地區生活的人, 吃辣椒是再合適不過的。 不過在本來就乾燥的北方, 即便沒有吃到腹瀉那麼“過量”, 經常吃辣椒可能也會讓身體不舒服, 引發咽喉乾燥、上火等症狀。

這時候, 往往就應多喝水, 及時補充身體散失的水分;同時多吃富含水分的蔬菜水果;另外還可以用銀耳蓮子羹、雪梨枸杞湯等食品來補充水分, 讓水分更持久地“待”在消化道黏膜上, 這樣緩解乾燥以及喉嚨不適的效果會更好。

相關用戶問答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