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段時間, 橘子、柳丁在籃子內“搖一搖”、“撞一撞”、“捏一捏”就會變得更甜的說法, 受到不少網友關注。 對此, 專家表示, “搖一搖更甜”的說法, 其實更多是品嘗者的心理暗示在起作用。
水果分兩種 柑橘等屬於“非呼吸高峰型”水果
一個果實的甜度其實主要與它內部所包含的糖分、酸度有關, 而果實內含糖量、酸度的變化又直接與果實的成熟度有關。 果實也是生命, 與人一樣, 它們的整個生長過程同樣時刻需要進行呼吸。 大多數果蔬在生長的幼嫩階段呼吸旺盛, 呼吸強度較大, 隨著果蔬成熟度的增加,
而隨著成熟期的到來, 果實又依據成熟時呼吸變化情形的不同, 而細分為兩種不同類型。 一種是呼吸高峰型果實, 如蘋果、梨、杏、桃、李、香蕉、獼猴桃、番茄, 成熟時有一個明顯的呼吸高峰, 高峰過後果實就很快失去耐藏性, 呼吸躍變的發生, 意味著果實衰老的開始。
而另一種則被稱為非呼吸高峰型果實, 在成熟和衰老時, 呼吸作用雖同樣一直減弱, 但不像前者較為激烈, 反而較為緩慢, 不會出現呼吸高峰。 如柑橘類、葡萄、棗、芒果等水果都歸於這一種類。
當呼吸高峰型果實上的乙烯受體感受到乙烯後, 就會啟動一系列成熟反應。 果實的呼吸氧氣量出現高峰達到生理成熟, 果實內的澱粉轉化為糖分、青色逐步消退、硬度也開始下降,
如何挑選柳丁?
1、看顏色。 一般越是顏色深的維生素和甜度越會比較的多, 這是因為日光照射足夠的證明, 但不同品種可能會不一樣。
2、摸摸皮的軟硬。 皮比較薄的柳丁, 水分較多, 捏起來比較有彈性, 而表皮較硬的柳丁則口感不佳, 購買時捏一下柳丁, 如果果皮較硬, 則很容易可以感受到。
3、同等大小的柳丁, 較重的好吃。 這種方法適合很多種水果的挑選, 因為同樣大小的水果, 較重的一個說明含水量較高, 吃起來口感較好。 購買時可一手一個感覺下重量。
4、聞味道。 新鮮水果會散發出一種甜膩膩的味道麼, 像是糖一樣甜甜的, 但又有獨特的水果香, 如果聞不到這種味道, 還是去別家看看吧。
5、橙身越長越好吃。 俗語說“高身橙, 扁身柑, 光身桔”, 柳丁並不是越圓越好吃, 而是身形越長越好吃。 柳丁也並不是越大越好, 柳丁個頭越大, 靠近果梗處就越容易失水, 吃起來口感欠佳, 以中等個頭為宜。
6、肚臍處小的好吃。 柳丁的肚臍又稱為果蒂, 有人按肚臍大小把它分為公的和母的, 其實是不正確的, 柳丁的肚臍只是它的複果, 太大的話, 裡面會有白色的經絡, 水分不如肚臍小的多, 不太好吃。 購買時應選擇肚臍較小的柳丁。
7、要識別染色柳丁。 染色的柳丁比較光滑、發亮, 用手摸會有一種發粘的感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