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伏天要做好“三防”

防受涼:在暑熱蒸騰的伏天, 人體毛孔開放, 汗出不斷, 陽氣大泄, 衛外不固, 風寒之邪極易乘虛而入。 因此, 在預防中暑的同時, 切莫過度貪涼, 引起感冒。 三伏感冒亦稱“熱傷風”, 主要表現為發燒, 甚至持續高熱不退。 著涼後還可誘發支氣管炎、肺炎以及腎炎和風濕性心臟病等。 伏天淋雨後要及時更衣, 出汗過多時, 儘量避免吹過堂風, 要合理使用電風扇和冷氣空調, 吹風或降溫不可過猛, 室內外溫差不可過大, 大汗淋漓時不要立即吹風或進入冷氣房間, 夜晚睡眠後, 應關上電風扇和冷氣機, 並蓋好腹部。

伏天空調使用不當, 還可導致“冷氣病”及“空調病”, 要注意防範。

防中暑:伏天陽氣鼎盛, 氣候炎熱為四季之最, 在熱浪的襲擊下, 人體產熱增加, 散熱減少, 體溫調節極易失衡而發生中暑。 此時要合理安排作息時間, 做好防暑降溫工作, 注意不要在烈日下曝曬或在高溫環境中久留, 外出應帶上遮陽傘、帽, 中午要保證午睡。 須及時補充水分, 多喝淡鹽開水、綠茶、綠豆湯以及各種清涼飲料。

防濕邪:三伏適逢古代所稱長夏季節, 此時陽熱下降, 雨水增多, 氤氳薰蒸, 水氣上騰, 濕氣極盛。 濕性重濁、粘滯, 易與熱結, 濕遏熱伏, 汗液難以蒸發、排泄, 不僅易致中暑, 而且常使伏天的“熱傷風”不能速愈。 濕邪最易傷脾, 高溫、低壓、高濕度的作用, 常使人感到頭目昏重,

胸中煩悶, 四肢無力, 即所謂疰夏, 又稱苦夏。 此時要注意飲食清淡、富有營養又易於消化, 不宜大量食用生冷及油膩食物, 可在綠豆、荷葉粥中加入扁豆、薏苡仁等健脾利濕之品。 亦可用鮮藿香、佩蘭各10克, 飛滑石、焦大麥各20克, 甘草3克, 水煎代茶飲。 伏天人體消化功能及胃腸抗病能力下降, 濕熱的氣候又給致病微生物的生長繁殖創造了條件, 飲食若有不慎, 極易發生腸炎、痢疾等腸道疾病。 為防“病從口入”, 此時一定要注意飲食衛生, 確保身體平安。

相關用戶問答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