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疾病養生>兒科>正文

嬰幼兒奶癬的日常護理 堅持母乳餵養防奶癬

嬰兒濕疹中醫又稱為“奶癬”是嬰兒時期常見的一種皮膚疾病, 多數是因為母親在懷孕期或哺乳期間飲食沒有過多注意, 吃一些辛辣或於過油膩食物或精神壓力過大, 從而導致體內濕熱, 濕毒的存在。 那麼如何護理奶癬寶寶呢?

嬰幼兒奶癬的日常護理

濕疹大多在生後的1~3月, 6個月以後逐漸減輕, 大多數患兒隨著年齡的增長將逐漸自愈。 一部分患兒會延續至幼兒或兒童期。 病情或輕或重。 奶癬的主要表現就是皮膚逐漸變得粗糙, 不光滑, 遇熱發紅, 而且發癢, 一旦發癢寶寶就會用手揉或者抓, 皮疹多見於頭部、臉部、額部、雙頰、頭頂部,

如果病情嚴重將會蔓延至頦、頸、肩、背、臀、四肢, 甚至染至全身。 孩子太小不能直接吃藥, 使用外塗藥物如帕芙歐珍膚膏, 此法治療不會留下疤痕, 見效快, 草本植物提取, 安全無憂。

儘量不要給孩子使用尿不濕, 尿不濕很有可能會因為材質問題和透氣性能較差而起寶寶對尿不濕過敏的情況。 可以向家裡的老年人學習使用自製的棉布尿片。 棉布尿片除了可以隔尿, 其最大的優勢就是透氣吸濕。 保持小屁股乾爽是治療濕疹的最重要的一個環節。

護理習慣, 患兒大小便後及時清洗, 不要用毛巾蘸水擦洗, 寶寶的皮膚很嫩經不起折騰, 可用大號注射器沖洗, 然後用綿柔毛巾蘸幹, 因剛解完大小便,

短時間內不會大小便了, 可以暫時不裹任何東西, 儘量讓小屁股露在通風的空氣中自由呼吸。

奶癬的預防措施主要有以下幾個:

堅持母乳餵養。

因為母乳中的營養元素相對較高, 而且更易寶寶吸收, 能大大降低寶寶感染奶癬的可能性。 而在寶寶斷奶後可喂以米糊、米湯等, 也能適當改善寶寶皮膚症狀。

哺乳期內儘量飲食清淡。

因為有些刺激性強的食物會隨母親飲食進入體內, 再通過乳汁過度給寶寶, 對寶寶產生影響, 導致奶癬發作。 所以在哺乳期的媽媽要注意自己的飲食。

避免衣物等外物對寶寶皮膚的刺激。

寶寶衣物要勤換洗, 材質要柔軟, 且要避免使用各種洗衣劑, 以免對寶寶皮膚造成傷害, 引發奶癬。

衣服在清洗後, 可以再太陽下曬過消毒。

保持濕疹部位的乾爽潔淨。

在寶寶出現濕疹症狀時要避免寶寶抓撓, 以免引起皮膚發炎, 進而引起奶癬。 可以使用少量的爽身粉, 來保持濕疹部位的清爽。 清洗的時候也要使用溫水, 不要用燙水或者冷水。

相關用戶問答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