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心病是中老年人的常見病和多發病, 許多人認為冬季是冠心病的高發季節, 而忽視初秋時節心臟病發作的危險性。 人體對氣溫變化極為敏感, 氣溫的驟然升高或降低, 都可能誘發心絞痛, 甚至心肌梗死的發生, 患有冠心病、高血壓病的患者在炎熱悶濕的天氣裡應注意合理的養生保健, 防止病情反復加重, 身體出現不適應及時到醫院就診, 以免救治不及時, 錯失治療的最佳時機, 給身體帶來更大的傷害。 專家提醒從以下幾點入手, 做好秋季的養生, 防止疾病的發作。
1.靜心養性。 醫學研究表明,
2.清淡飲食。 炎熱的天氣出汗多, 人體水分通過汗液大量蒸發, 血液黏稠度升高, 達到一定程度時, 可出現血凝傾向, 嚴重時可引起心肌梗死或腦卒中。 所以夏季不要等到渴了才喝水, 應及時補充水分, 如有條件可以常喝綠豆湯、菊花茶、荷葉茶等飲料, 既可補充水分, 又能清熱解暑。 夏季,
3.適當運動。 活動鍛煉宜在清晨較涼爽時進行, 切忌在烈日下鍛煉。 活動強度要適量, 時間不宜太長;當天氣悶熱、空氣中濕度較大時, 應減少戶外活動。 外出應戴遮陽帽並備足水, 隨身攜帶硝酸甘油、消心痛、速效救心丸、麝香保心丸等抗心絞痛療程。 當天氣悶熱時, 室內可以開啟空調, 但溫度不要太低, 一般以26℃左右為宜。
4. 充足睡眠。 初秋時節天氣燥熱, 而且晝長夜短, 人們往往得不到很好的睡眠, 而休息不好是心腦血管疾病重要的誘因之一。 由於暑熱, 晚間入睡較晚, 早晨不宜過早起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