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市面上出售的很多水果都不是自然成熟的, 都是被催熟的。 吃了這些被催熟的水果會對身體不利。 最近紛紛有媒體報導, 水果被人為催熟情況有氾濫趨勢, “重災區”涉及芒果、西瓜、香蕉等夏季時令水果。 那麼, 怎樣辨別催熟水果呢?
芒果
看果皮, 自然成熟的芒果, 外觀顏色不會很均勻。 而催熟的芒果大多數是在小頭頂尖處呈現翠綠色, 其他部位果皮均發黃;聞果香, 自然成熟的芒果比催熟芒果的香味會更加濃郁。 個別催熟芒果還有異味;用手摸, 自然成熟的芒果有硬度、有彈性, 催熟的芒果比較軟。
香蕉
熟透的香蕉皮有明顯的梅花點, 催熟的一般沒有梅花點。 自然熟的香蕉熟得均勻, 不光是表皮變黃, 香蕉的芯也是軟的。 催熟的香蕉芯是硬的, 聞起來有化學藥品的味道。 熟透的香蕉皮有明顯的“梅花點”, 催熟的一般沒有“梅花點”。 自然熟的香蕉熟得均勻, 不光是表皮變黃, 香蕉的芯是軟的。 催熟的香蕉芯是硬的, 聞起來有化學藥品的味道。
草莓
草莓用了催熟劑或其他激素類藥物後, 生長期變短, 顏色鮮豔, 但果味變淡。 那些中間有空心、形狀不規則的大個草莓, 一般是使用激素過量。 催熟的草莓看起來紅, 吃起來酸, 催紅草莓紅得均勻, 只要沾著催紅素的地方, 都會變紅, 而正常的草莓紅得不均勻。
西瓜
打過針的西瓜拍打時聲音“啞”、不脆亮,
柳丁
進口柳丁表皮的皮孔比較多, 摸起來較為粗糙。 假冒進口柳丁表面的皮孔比較少, 摸起來相對光滑些。 對假冒的進口柳丁用紙擦, 紙的顏色會變紅, 因為在處理的過程中不良商販加入了色素。
梨
處理過的梨汁少味淡, 有時會伴有異味和腐臭味, 這種毒梨存放時間短, 易腐爛。 使用膨大素、催長素令其早熟, 再用漂白粉、著色劑(檸檬黃)為其漂白染色。
葡萄
可以瞭解葡萄品種的正常成熟期, 在購買時, 如果每一顆葡萄顏色都很深而且亮度很好,
柿子
用酵母催熟。 生柿子用酵母或催熟劑催熟後顏色鮮亮, 但柿子的甜度大減。 也有果農在生柿子蒂巴處點上“乙烯利”, 使之變得紅透。
大棗
用化學劑染色, 用開水泡。 不管多青的棗, 用開水一泡馬上變紅。 也有果販用化學染色劑對大棗染色, 並用工業石蠟打蠟,
荔枝
荔枝:酸液浸泡過的荔枝, 手感潮熱, 甚至有燒手的感覺, 不僅沒有香味, 聞起來反而有點酸, 其比重比自然熟的荔枝重一些。 而自然成熟的荔枝聞起來有淡淡的香味。 並且鮮荔枝一般需低溫冷藏保存, 如果荔枝被商販隨便放在盒子裡, 大多有問題。
桃子
水蜜桃用工業檸檬酸浸泡, 桃色鮮紅、不易腐爛。 這種化學殘留會損害神經系統, 誘發過敏性疾病, 甚至致癌。 半熟脆桃, 加入明礬、甜味素、酒精等, 使其清脆香甜。
明礬的主要成分是硫酸鋁, 長期食用會導致骨質增生、記憶力減退、癡呆、皮膚彈性下降以及皺紋增多等問題。 白桃用硫磺薰制, 還會有二氧化硫的殘留。
提醒, 目前, 催熟水果無處不在, 想完全不吃催熟水果已不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