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疾病養生>兒科>正文

嬰兒貧血的治療與預防

嬰兒貧血是嬰幼兒時期比較常見的一種症狀, 長期貧血可影響心臟功能及智力發育。 嬰幼兒貧血多數是因為營養不良造成的。 貧血患兒可出現面色蒼白或萎黃, 容易疲勞, 抵抗力低等症狀。

對營養性貧血應採取以下措施:

(1)儘量做到母乳餵養;

(2)足月產兒在4個月後, 或低體重兒在2個月後應增加維生素C餵養, 增加含鐵質多的綠色蔬菜湯、果汁攝入;

(3)在4個月以內的嬰兒, 不加半固體或固體食物, 以免增加小兒消化負擔;

(4)出生5個月的嬰兒, 可在粥內加蛋黃、魚泥、肝泥、肉末, 每天2次, 在2次餵奶之間喂哺;

(5)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

食物多樣化。

貧血的原因大體上可分為三大類, 一是造血原料不足。 造血原料有鐵、葉酸、維生素B12、蛋白質等多種物質彙聚在骨髓中製造紅細胞, 若原料不足, 紅細胞生成減少, 必然表現出貧血。 在嬰幼兒貧血中, 主要是由缺鐵引起。 由於小兒生長發育快, 但體內儲存的鐵較少, 若僅以含鐵少的母乳、牛奶餵養, 出牙後又不及時補充蛋白質、青菜、肉、肝等含鐵多的輔食, 可導致小兒出現缺鐵性貧血。

有的小兒患消化不良性腹瀉, 產生鐵吸收障礙;有的小兒患有出血性疾病, 如鼻出血、腸道寄生蟲引起的慢性失血。

嬰幼兒牛奶貧血症

近來還發現因喝未經煮沸的鮮牛奶, 引起小兒腸道出血。 為引起重視, 專家們建議出生2至12月小嬰兒,

每日鮮牛奶總量不宜超過750毫升(3瓶奶)。 二是小兒骨髓造血功能障礙。 三是紅細胞壽命短。 正常紅細胞壽命120天, 如大量過早破壞也會發生貧血, 這與誤服磺胺藥, 穿用樟腦防蟲的衣服, 有的患兒還與吃蠶豆有關。 家庭防治缺鐵性貧血多數是飲食不當, 如嬰兒輔食添加不當, 寶貝挑食、偏食等, 故應糾正偏食, 給富含鐵、維生素和蛋白質的食物, 尤其豆類含鐵多, 容易吸收。 儘量用鐵鍋做菜等。 如果醫生給服含鐵的藥, 應在兩餐之間服用, 服藥不與牛奶同服, 忌飲茶等。 貧血不重者可用食療改善。 方法是吃胡蘿蔔炒豬肝;胡蘿蔔150克, 豬肝100克, 薑、蔥、鹽適量。 胡蘿蔔切絲, 豬肝切薄片炒熟即可。 嬰幼兒若不能以母乳餵養,
而以牛奶餵養, 又不注意科學添加輔食, 很易發生牛奶貧血症。 牛奶的成分有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 還含有豐富的鈣和磷, 維生素A亦較多, 但含造血原料鐵很少。

嬰兒在出生前3個月體內才開始儲存一些鐵, 但出生後, 因造血活躍, 生長快, 鐵在小兒出生後4個月就全部消耗完了, 若未及時補充, 就會發生牛奶貧血症。 另外, 若服用未煮沸的鮮牛奶, 可引起腸道慢性失血, 也是造成貧血的原因。

相關用戶問答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