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 家屬應調整好自己的心態。
親人患了腫瘤對家屬同樣是一種打擊, 全家都會為之擔心, 為之痛苦, 家庭氣氛也隨之變得緊張起來。 由於對腫瘤抱有偏見, 多數家屬也會經歷一段緊張、焦慮甚至恐懼的時期。 想到今後為了照顧患者會影響自己的學習、工作、為了得到最好的治療而支付較高的開銷, 家屬們往往也承愛著巨大的精神壓力。 所以, 這時家屬有必要現對自己的心態加以調整。 應正視現實, 振作精神, 多一份責任心和義務感, 對腫瘤要有一個正確的認識, 應相信大多數腫瘤是可以治癒的,
其二、應給予病人最大的理解、同情、安慰和關懷。
病人思想上有什麼痛苦、疑慮、擔憂、畏懼等, 最能瞭解透徹的無穎是他親近的家屬, 家屬往往扮演著病人心理醫生的角色, 在病人的精神上所起到作用是不可估量的。 所以, 家屬影響病人之所想, 最大限度地分擔病人的痛苦, 讓病人從他們那裡得到更多的溫暖和安全感‘對病人做思想工作需要知識和耐心, 切不可急躁;對病人提出的一些特殊要求應急與理解和滿足, 使病人能在心靈上得到安慰;病人往往對孤獨的生活非常敏感,
其三、加強與主管醫師和專業護理人員的溝通
家屬應與病人的主管醫師和專業護理人員進行必要的交流和溝通, 以瞭解醫師的治療計畫和安排, 協助醫護人員做好有關診療的準備和善後工作;對治療後可能發生的情況和不良反應需有所瞭解, 並對病人進行恰當的解釋, 鼓勵病人接受治療, 仔細觀察病人病情, 及時準確地向醫師回饋治療後的情況, 做好醫、患之間的聯繫和溝通, 使龐大而長期的治療計畫得以順利實施。
其四、生活護理
在專業人員的指導下做好病人的家庭護理工作, 合理安排病人的飲食、起居及康復鍛煉, 努力學習和掌握一定的醫學護理知識和技巧。 對住院病人應盡可能多地給予試探和陪伴, 代醫院做些服務性工作, 如餵飯、攙扶、洗澡等。 等病人病危時, 不論白天黑夜至少應有一位家屬陪伴在病人身邊, 以便照顧。 細緻而周到的照顧是必要的, 但對處在康復階段的病人還應該注意培養他們的主動意識, 過分的關心可能讓病人失去自主感和自卑感, 產生依賴心理, 影響病人對正常工作及生活的適應能力。
其五、 注意自己的身心健康
家屬在照顧病人的同時, 還要為自己的學習、工作生活奔忙, 不但要付出超常的體力,
其六、相互安慰、鼓勵幫助
曠日持久的繁重勞作和精神壓力必然會使家屬產生情緒的不穩定, 如煩躁、惱怒、沉悶、灰心、沮喪、失望等, 這往往會給家庭帶來緊張和不和諧的氣氛。 因此, 家庭中每一個成員都應有一個共同的認識和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