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疾病養生>兒科>正文

寶寶學話家長常犯四個錯 如何正確教孩子學話

寶寶學說話, 于他的成長過程中是一個里程碑的時刻;于父母來說是一個非常欣慰、自豪的時刻。 他的第一次發音帶給我們的欣喜無需言表。 然而在這個過程中父母的一些做法, 是非常不利於寶寶學習語言的。 在此舉出幾點, 希望引起大家的關注, 讓寶寶的成長發育更加的健康。

不要用訓斥的態度來指責孩子出現的卡殼現象

很多父母在寶寶學習說話的過程中耐性不夠, 一開始還能細緻、耐心的幫助糾正孩子在學說話過程中的重複、卡殼情況。 多次後孩子依然沒有改正, 便會以一種訓斥的口氣來教育其。

這樣不僅對於孩子學習說話沒有幫助, 同時也不利於其的身心發育, 是非常不可取的一種方法。

過於著急, 經常提醒孩子說話中的重複、卡殼

有些家長對於孩子學習說話的過程非常著急, 總是經常性的提醒孩子說錯了, 反復的告訴其應該怎樣說。 這樣做會使孩子的心裡上產生畏懼性, 因為害怕說錯, 進而不想、不敢大聲的開口說話, 反而不利於其語言方面的練習, 起不到促進孩子學習說話的目的。 其實孩子在2-3歲時, 出現的說話重複、卡殼情況大多時候會隨著年齡的增長自行得到改善。 對於這個階段的孩子而言這是一種正常的、普遍存在的現象, 不要過多的糾正給其心裡造成壓力, 反而不利於其語言方面的健康發育。

以正常的語言方式交孩子, 不要使用疊詞

家長們在與寶寶們進行交流的時候, 很多媽媽們考慮到孩子年齡幼小, 疊加的用詞會使寶寶感到親切。 因此, 很多媽媽都習慣于這樣的一種交流方式, 而這樣的一種語言環境非常不利於寶寶語言的學習, 延緩了其學會說完整話的時間。 因此, 家長們應于生活中規避疊詞、兒化音的使用, 以正常的語言與孩子交流, 對於孩子掌握語言的完整度才是有利的。

及時糾正寶寶語言中的音差

很多寶寶在最開始學說話時, 發音都不夠標準。 一些家長最開始時聽到這樣的發音只是會心一笑, 覺得孩子很可愛, 年齡還小不用急於糾正。 久而久之, 孩子對於音節的概念便模糊了,

日後再對其加以糾正會非常的困難。 因此, 家長應于最初時便對孩子的發音予以糾正, 引導其在良性的語言環境中學習說話, 這才是健康的發育方式。

說話是寶寶必須學會的基本能力之一, 怎樣能夠讓寶寶順順利利學說話呢?從家長的角度看, 應該注意以下幾個方面:

首先, 父母對寶寶的要求不要反應太快, 比如寶寶指著水瓶, 家長馬上明白這是寶寶想喝水了, 於是馬上把水瓶遞給他, 這樣使寶寶失去了說話的機會。 正確的做法應該是, 當寶寶指著水瓶, 你可以引導孩子說出來她想幹什麼, 就算僅僅說一個“水”字, 你就應該鼓勵他, 因為這是不小的進步。 他懂得用語言表達自己的要求了。

其次, 不要經常用兒語和寶寶說話,

簡單地說就是不說不完整的話, 例如, 吃飯說成飯飯。 長期用這樣的語言與寶寶講話, 會拖延了孩子過渡到說完整話的時間。

第三, 不要老是重複寶寶的錯誤發音。 剛學會說話的寶寶存在著發音不准的現象, 如把“蘋果”說成“蘋朵”等等。 成人可能會覺得好玩, 可愛, 在不經意間重複錯誤的發音, 父母不要學孩子的發音, 而應當用正確的語言來與寶寶說話, 時間一長, 在正確語音的指導下, 發音就會逐漸正確。

第四, 別讓寶寶置身于語言複雜的環境當中, 有些家庭中父母、爺爺奶奶、保姆各有各的方言, 語言環境複雜, 多種方言並存, 這會使正處於模仿成人語言的小寶寶產生困惑, 其結果是導致寶寶說話晚。

因此在0.5-2歲這個學習語言的關鍵期, 家人應著重教他正確的語言, 最好都說普通話, 避免語言環境過於混亂。

相關用戶問答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