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叉神經痛屬中醫“偏頭風”、“面痛”範疇,
其發病機理與肝鬱化火、痰淤內阻、氣血虧虛等有關,
常因風寒侵入導致頭面氣血受阻而發病。
中醫認為,
“風為百病之長”,
頭居一身最高位,
風邪最易犯上。
川芎茶調散能抗血小板聚集、緩解小血管痙攣、改善心腦供血供氧,
能起活血化淤、活血通脈、疏風止痛之效,
是臨床治療各類頭痛的基礎方。
方藥:菊花、川芎、天麻、細辛、當歸、延胡索、蔓荊子、紅花、防風、白芷、槁本各等份,
研為細末,
用時每日2次,
每次6克,
溫開水送服,
可治三叉神經痛。
方解:方中川芎其性升散,
能上行頭目,
祛風止痛,
為治頭痛面痛要藥;當歸補血調經、活血止痛;紅花可活血通經、祛淤止痛。
川芎配當歸、紅花,
可氣血兼顧,
使行氣活血、散淤止痛之力倍增;白芷能發散風寒、通竅止痛;細辛、防風祛風解痙、散寒除濕;加延胡索則活血利氣、止痛。
四味為伍,
能明顯增加止痛效果。
另外,
配以菊花可散風清熱、平肝明目,
且能鎮靜止痛;天麻祛風濕、止痛;蔓荊子疏散風熱、清利頭目;槁本祛風除濕、止痛。
本方行氣活血、祛風除濕均能兼顧,
能起到較佳的活血行氣、祛風止痛、化濕解痙功效,
用於治療三叉神經痛、血管性頭痛,
及各類偏、正頭痛當有較好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