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疾病養生>兒科>正文

胎怯的辨證論治

一、辨證要點

胎怯有五臟不足之區別, 肺虛者氣弱聲低, 皮膚薄弱, 胎毛細軟;心虛者神萎面觥, 唇甲淡白, 虛裡動疾;肝虛者筋弛肢軟, 目無神采, 時有驚惕;脾虛者肌肉瘠薄, 萎軟無力, 吮乳量少;腎虛者形體瘦小, 肌膚不溫, 骨弱肢柔, 指甲軟短。 臨床分辨為腎精薄弱、脾腎虧虛兩個主要證型。 兩者可從形體、毛髮、耳殼、神態、指甲諸方面加以區別。

二、治療原則

胎怯屬初生兒內傷疾病, 可採用臟腑辨證分別論治。 因腎脾兩虛是其主要病理機制, 治療當以補腎培元為本, 促進患兒迅速生長發育。 臨證可根據其不同證型,

分別採取益腎充髓、補腎溫陽、補氣養血、溫運脾陽等治則。 亦可根據證情需要, 給予脾腎並補。 初生小兒脾腎薄弱, 補益同時當佐以助運, 以防呆滯。 藥物治療同時應加強護理, 才能提高療效。 胎怯患兒已有合併症者, 應遵從急則治其標、緩則治其本的原則。 合併症證情重時, 先治合併症, 同時要顧及小兒體質薄弱、正氣虧虛的特點。 合併症好轉後, 及時轉以培元治本為主。

三、分證論治

1、腎精薄弱

證候:體短形瘦, 頭大囟張, 頭髮稀黃, 耳殼軟, 哭聲低微, 肌膚不溫, 指甲軟短, 骨弱肢柔, 或有先天性缺損畸形, 指紋淡。

分析:腎精薄弱, 元陽未充。 腎主胞胎, 主骨, 開竅於耳, 其華在發, 故形體、肢骨、耳竅等均示腎精稟賦不足之象。

治法:益精充髓。

補腎溫陽。

方藥:補腎地黃丸加減。 常用藥:紫河車、熟地、枸杞子、杜仲益腎充髓, 鹿角膠、肉蓯蓉補腎溫陽, 茯苓、山藥健脾。

不思乳食加麥芽、穀芽、砂仁醒脾助運;兼見氣虛加黃芪、黨參健脾益氣;肢體不溫加附子、鹿茸溫陽;唇甲青紫加紅花、桂枝溫經通絡。

2、脾腎兩虛

證候:啼哭無力, 多臥少動, 皮膚乾皺, 肌肉瘠薄, 四肢不溫, 吮乳乏力, 嗆乳溢乳, 哽氣多噦;腹脹腹瀉, 甚而水腫, 指紋淡。

分析:脾腎兩虛, 運化無力。 脾主肌肉四肢, 開竅於口, 脾胃虛弱故吮乳無力, 肌瘦倦怠;吐瀉為脾胃升降失調之象;氣血生化乏源故皮膚乾皺不澤, 唇指色淡;脾陽不振, 氣滯則腹脹, 水停則水腫;陽虛失煦則四肢欠溫。

治法:健脾益腎, 溫運脾陽。

方藥:保元東加減。

常用藥:黃芪、人參、白術、茯苓補益脾胃, 陳皮、甘草理氣和中, 肉桂、乾薑溫陽助運。

嘔吐加半夏, 生薑易乾薑和胃降逆;腹瀉加蒼術、山藥運脾燥濕;腹脹加木香、枳殼理氣助運;喉中痰多加半夏、川貝母化痰;氣息微弱加臍帶、蛤蚧補氣納氣。

其他療法

一、中成藥劑

生脈飲注射液每次1支, 加入10%葡萄糖液20mL中靜脈滴注, 1日1次。 用於氣弱欲絕者。

二、西醫療法

發生青紫及呼吸困難時給予吸氧, 生後前3天給予維生素K1可防止出血, 生後第3天可給予複合維生素B及維生素C, 生後第10天可給濃縮魚肝油滴劑。 併發低血鈣抽搐者, 立即靜脈滴注葡萄糖酸鈣。 合併吸人性肺炎及其他感染時, 及時使用抗生素控制感染。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