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感冒鼻塞咳不停? 9個飲食偏方擊退秋感冒

金秋時節, 早晚氣溫變化大, 氣候乾燥, 空氣中缺乏水分, 故往往容易引起燥咳。 隨著天氣轉冷, 感冒患者日益增多。 靠藥物抑制感冒並非好事, 因為我們自身有一套非常好的免疫系統, 只要我們吃對東西, 就能開啟身體防禦系統, 擊退感冒病毒。

治感冒的西藥大多會引起嗜睡等副作用, 對於很多症狀輕微的患者, 建議不妨試現介紹幾則食療方, 對急慢性支氣管炎、感冒引起的咳嗽均有良好效果。

緩解感冒症狀的小偏方:

1、喉痛:

淡鹽水——將7.5克鹽溶解在250毫升溫水中, 緩慢漱口可以緩解咽喉腫痛, 每隔6~8小時漱口一次。

2、鼻塞:

蔥白水——將蔥白一小把或蔥頭(洋蔥)二三個剁碎煎湯, 用鼻吸熱氣, 或將食醋燒開吸醋氣, 療效都較好。

3、咳嗽:

玉米水——玉米1個, 胡蘿蔔150克切成小塊, 荸薺8個去皮, 加水1000毫升, 煮25分鐘左右(至玉米熟透)。 待湯水溫熱, 每日服用5~6次, 每次飲200毫升。

雪梨白藕汁——雪梨洗淨, 去皮、核, 白藕去節, 等量切碎絞榨取汁, 代茶飲用, 次數不限。

白蜜蘿蔔汁——白蘿蔔適量, 洗淨去皮, 切碎, 以清潔布包好絞榨取汁, 每取50毫升, 加白蜂蜜20毫升, 調均後服, 1日3次。

貝母冰糖汁——川貝母15克研末, 冰糖20克, 同放碗內, 加水150毫升, 隔水燉煮30分鐘即可, 早晚各服一次。

4、熱檸檬水適風熱感冒

檸檬榨汁, 加入砂糖或蜂蜜, 再加入溫開水即成。 感冒時一天喝上500至1000cc, 流鼻水減輕了, 感冒散得也快,

尤其是剛感冒時, 甚至可因此不藥而愈。

檸檬富含維他命C, 可以抗菌及提升免疫力, 有開胃消食、生津止渴及解暑的功效, 所以用在風熱或挾暑的感冒較合適。

再者, 紅糖甘溫, 白糖甘平;白糖能潤肺生津, 對於口渴、咽幹的燥咳較適合。 而蜂蜜能益陰潤燥, 可治肺燥咳嗽、腸燥便秘, 不過吃太多會腹脹腹瀉, 故不宜過量。

5、蔥豉姜煮黑糖發汗去寒

蔥辛溫入肺, 能解表發汗, 適合風寒型感冒;若有胸腹作痛, 宜用青蔥;多汗或有狐臭者忌用。 事實上, 豆豉也能治風寒感冒及心胸煩悶, 所以中醫師常使用, “蔥豉湯”用於溫陽發汗。

此外, 生薑辛溫入肺、胃、脾經, 能發散表寒、溫胃止吐、化痰止咳, 所以感冒風寒, 有頭痛、鼻塞、怕冷、想吐、冷咳者,

亦可用姜加黑糖, 如法泡制來喝。

洋蔥煮黑糖

材料:洋蔥三分之一顆切絲、黑糖少許、一飯碗水。

方法:大火煮滾, 小火再續煮十分鐘;剩半碗溫服。

飲用一次即見效, 飲用二、三次即痊癒。

6、熱水果茶生津止咳

楊桃或柳丁、蘋果等水果切丁, 加水煮沸後, 再轉小火煮15~30分鐘, 趁熱飲用。 熱果茶具有天然果香、甜味與維他命C, 讓感冒快快好起來!

楊桃清熱生津, 可治風熱咳嗽、口瘡齦腫、煩渴等。 蘋果則能生津止渴、潤肺、解暑。 柳丁果肉滋潤健胃, 果皮化痰止咳、健脾胃, 種子具消腫止痛功效。 懂得這些, 您就可以各取所需來配製了。

7、紫蘇茶可以緩解感冒症狀

很多人覺得中藥煎水效果會更好, 但紫蘇葉卻是個例外。 由於它的藥用部分主要是揮發物質,

長時間熬制反而會破壞藥效。 所以, 用開水泡著喝效果反而更好。

患上風寒感冒後, 抓幾片紫蘇葉(約15克)用開水泡幾分鐘當茶飲, 不久會感覺身上熱了, 然後會有微汗冒出, 通常3~5天就能基本治癒。

不過, 由於紫蘇葉對腸胃有一定的刺激作用, 胃腸道不好的人最好不要空腹喝。 可以在飯後飲用, 或喝紫蘇茶之前吃幾塊餅乾墊肚子。

8、常喝優酪乳少患感冒

建議:每天喝3杯, 每225克含154單位熱量

優酪乳不僅有牛奶的全部好處, 還含有益的、能促進腸道健康的菌群。 你也許會問菌群有什麼用呢?它可以防止你生病。

研究發現, 那些常喝優酪乳的人比一般人更少患感冒。 和牛奶一樣, 優酪乳富含鈣, 不僅能促進脂肪燃燒, 還會讓你產生飽足感,

有利於減輕體重。

專家建議:選購那些一周以內生產的優酪乳, 這樣能確保那些有益的菌群是最活躍的。

9、喝雞湯緩解感冒

美國有兩家臨床醫療中心報導, 喝雞湯能抑制咽喉及呼吸道炎症, 對消除感冒引起的鼻塞、流涕、咳嗽、咽喉痛等症狀極為有效。

因為雞肉中含有人體所必需的多種氨基酸, 營養豐富, 能顯著增強機體對感冒病毒的抵抗能力。

雞肉中還含有某種特殊的化學物質, 具有增強咽部血液迴圈和鼻腔液分泌的作用, 這對保護呼吸道通暢, 清除呼吸道病毒, 加速感冒痊癒有良好的作用。

相關用戶問答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