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中醫治療咳嗽除痰良方

《金匱要略》雲:“病痰飲者, 當以溫藥和之”, 此乃治療痰飲病之大法, 對此治療原則的理解可謂仁者見仁, 智者見智。 筆者對此也有些淺薄的認識, 希望與同道共同學習探討。

從痰飲病的形成角度來理解

清·鄒澍曰:“飲入於胃, 分佈於脾, 通調於肺, 流行於三焦, 濾於腎, 出於皮毛, 歸於膀胱”;“水者, 節制於肺, 輸引於脾, 敷布於腎, 通調于三焦、膀胱。 ”從中可以看出痰飲病的形成與肺、脾、腎、膀胱等多個臟器相關。 內因肺脾腎三髒陽氣虛弱, 三焦失於氣化, 致使水液停聚;外因感受風寒, 或冒雨涉水, 久坐濕地, 寒濕浸漬, 或食少飲多,

思慮, 勞倦過度。 在內外因相互作用下致使脾運失司, 飲邪停聚, 流溢四處, 波及五臟, 上不能輸精以養肺, 下不能助腎以化水, 三焦水道通調失職。 此乃陽氣虛衰, 飲邪停聚之本虛標實之證, 治當溫陽以治本, 化飲以除標, 故當選“溫藥”補陽氣以治療。

${FDPageBreak}

從飲邪的病理特性角度來理解

飲為陰邪, 輕則阻遏陽氣;重則傷人陽氣, 質地清稀, 易於停留人體局部;病機要點責之於脾;飲邪“得溫則行, 得寒則聚”。 飲為陰邪, 遇寒則聚, 遇陽則行, 得溫則化。 同時陰邪最易傷人陽氣, 陽氣被傷則寒飲難於運行。 反之, 陽氣不虛, 溫運正常, 飲亦自除。 所以, 治療痰飲需借助于“溫藥”以振奮陽氣, 開發腠理, 通調水道。 陽氣振奮, 既可溫化飲邪, 又可絕痰飲滋生之源。

開發腠理, 通調水道是疏通祛邪之要, 使飲邪能從表從下分消而去。

從“溫藥”自身作用角度來理解

“溫藥”是指甘溫、苦溫、辛溫之品。 甘溫藥物, 能補、能和、能緩, 以補脾腎之陽氣。 針對“本虛”之脾腎陽不化氣, 以達到溫陽化飲之目的。 苦溫藥物, 能燥濕、助陽化濕, 以燥脾土。 針對脾濕飲盛, 可達到燥濕化飲, 得溫則行之目的。 辛溫藥物, 能行、能散, 以發越陽氣、開腠理、通水道。 即通過發汗、利水作用的藥物, 針對“標實”, 給飲邪以出路, 達到行散水濕的目的。

從運用“和之”的角度來理解

《說文解字》雲:“和, 相應也, 從口, 禾聲。 ”取其平和、調和之意。 就是指用溫藥不可太過, 亦非燥之、補之。 即不可過於剛燥, 以免傷正, 不可專事溫補, 以防礙邪, 而應以“和”為原則,

在溫補之中酌加行、消、開、導之品, 遵《金匱要略方論本義》“言和之, 則不可專事溫補, 即有行消之品”之意。 行者, 行其氣也;消者, 消其痰也;開者, 開其陽也;導者, 導飲邪從大小便出也。 以達到溫補助陽, 行水蠲飲之治療目的。

${FDPageBreak}

從具體治法選方角度來理解

溫陽化飲法 對於脾腎陽虛者, 當分輕重, 輕者選用澤瀉湯以利水補脾;重者選用苓桂術甘湯以溫陽蠲飲, 健脾利水。 下焦飲逆者, 當選五苓散以化氣利水;飲積胃脘者, 當選小半夏湯以溫胃散飲;飲邪較甚, 眩悸者, 當選小半夏加茯苓湯以導引下行;腎氣虛, 氣化不行者, 當選腎氣丸以溫腎蠲飲, 化氣利水。

表裡雙解法 對於內飲外寒的支飲、溢飲, 當選小青龍湯以化飲解表;外寒內飲兼鬱熱的溢飲,

當選大青龍湯以發汗清熱除飲。

疏導腸胃法 對於狹義痰飲停聚成實者, 當選己椒藶黃丸以前後分消, 攻堅逐飲;支飲腹滿者, 當選厚朴大黃湯以疏導腸胃, 蕩滌實邪。

瀉水逐飲法 對於支飲不得息者, 當選葶藶大棗瀉肺湯以瀉肺逐飲;狹義痰飲之留飲欲去者, 當選甘遂半夏湯以急則治標, 因勢利導;胸脅積飲, 屬懸飲者, 支飲久咳、邪盛正實者, 皆可選十棗湯以攻下逐飲, 祛飲止咳。

扶正祛飲法 對於支飲痞堅, 虛實錯雜證, 虛者當選木防己湯以補虛清熱, 通陽利水;實者當選木防己湯去石膏加茯苓芒硝湯以行水散結, 消堅補虛。

從這五種具體治法的選方用藥看, 大多選用“溫藥”以組成“溫方”祛除飲邪, 其治療效果肯定,

經受了歷史的檢驗。

相關用戶問答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