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疾病養生>皮膚科>正文

愛滋病病人心理變化過程

對AIDS的恐懼不僅在HIV感染者或AIDS患者中, 而且在某些非感染者中, 都引起了一些心理反應。 在一部分普通非感染者中, 由於受到對AIDS部全面的宣傳的影響, 以及對AIDS傳染途徑和流行情況的錯誤理解, 產生害怕自己可能已受到這種感染的焦慮。 他們的焦慮常與害怕通過一般生活接觸傳染有關, 如共用電話、炊具和食具、毛巾和被服、洗澡間和廁所、以及非性接觸和接吻等。 對這種人一般可通過向他們明確而合理地說明本病的已知傳染途徑和不會傳染的一些活動, 就可接觸憂慮。 為預防引起這種心理反應,

在對愛滋病知識的宣傳中, 要注意全面而恰如其分。 另一部分非HIV感染者由於心理脆弱或性行為方面的罪惡感, 加上對AIDS的恐懼, 導致出現“假愛滋病”。 儘管反復查證他們不可能接觸HIV, 抗體檢查也是陰性, 但他們仍不相信自己是健康人, 提出許多軀體方面的主訴, 如乏力、體重減輕等, 並認為這些肯定是HIV感染的證據, 他們害怕感染達到了強迫觀念的程度。 這是一種心理精神綜合征, 需要進行心理治療或精神病學治療。

HIV感染者當得知自己血液檢查結果HIV感染陽性時, 會沉浸於極度失望的悲傷之中。 這種心理反應在處於愛滋病相關綜合征(ARC)階段的病人中最為劇烈, 因為這些人已有嚴重症狀在折磨他們, 但其健康條件還允許煩惱,

他們不象已發展到AIDS的那些人那樣沉浸與竭盡全力來求得生存。 這種心理反應如同癌症病人聽到威脅生命的消息時產生的危機反應一樣, 再加上社會歧視的壓力, 使反應更為激烈。 大多數病人的反應都經過幾個期, 但不一定每人都經歷所有的期。

休克期

當病人得知HIV檢驗結果陽性時, 可能出現臉色發白, 十分激動或煩躁不安, 或者似乎若無其事。 晚上失眠, 也可能有現實感喪失或人格解體。 軀體症狀可能有心動過速、出汗、驚慌或過度換氣。

否認期

病人或者生活如前, 或者採取逃避現實的態度, 躺在床上, 用床單蒙著頭, 以圖否認世界的存在, 但實際上暗中接受了這種現實。

罪惡感、憤怒和害怕期

同性戀病人可能又回顧往事,

為他的性行為感到苦惱, 這可能導致遷怒于其情人、朋友、家庭、醫護人員、甚至一般社會。 當這種憤怒變為內向化後, 引起可怕的噩夢, 以及死亡和將死的思想。

新的生活方式期

在從否認到逐漸認可的現實化過程中, 許多病人形成了新的生活方式, 包括安全的性行為(不再搞同性戀), 心理上的苦惱減少, 飲食更注意營養, 減少夜生活。

利他主義期

失望可能激勵HIV抗體陽性者組成自助組, 他們感到病友們聯合行動可達到社會地位的提高, 甚至相互鼓勵也起治療作用。

悲傷期

病到AIDS全盛期的病人可能喪失所有一切, 包括健康、工作、社會地位、朋友、愛人、家庭、尊嚴和獨立。 病情較輕者可能只保持其中的1~2項。

他們可能變為慢性焦慮和抑鬱, 需要心理治療, 可能還需要精神病學治療。

認可和現實回避期

一旦經過了整個失望過程, 病人的心理狀態變得更沉靜, 並能具體考慮歧實際健康狀態。 在此期, 病人很少有侵入性思想, 而且恢復了心理上的平靜, 因此可以討論問題。

在整個過程中, 給病人心理衛生指導, 向他們解釋聽到這類壞消息後的自然心理反應過程, 可能很起治療作用。 在早期病人無自知力時, 心理治療(認知性, 心理動力性等)可能有助於他於最短時間內在創傷最少的情況下通過全過程。 要避免讓他知道對他壽命的估計。 在最初幾天最有可能出現自殺衝動或引起悲慘結局的反應, 因此盡可能不要讓他們單獨生活。

同時, 要告訴病人不要在這時將他們檢查的結果或診斷告訴不知道他們來就醫的人, 因為這些人的反應很難預料, 也可能會引起有害的後果。 一旦病人冷靜下來, 在5天內約他再來, 或者由配偶、父母或其它家屬陪同著來。 對有慢性抑鬱的病人, 給與抗抑鬱藥, 與心理治療或心理衛生指導聯合使用。 醫生的樂觀、樂於幫助、抱有希望的情緒可起重要的治療作用。 鬆弛療法可能有助於減輕焦慮的精神和軀體症狀。 在隨訪中, 可以對安全的性活動、在家庭中和工作、娛樂場所控制傳染、增進健康的措施(飲食、睡眠等)、以及應該告訴什麽人和怎樣告訴等方面再進行指導。 在征得病人同意的情況下, 最好和其配偶一起談, 以便取得合作。

病人的配偶和家屬往往比病人有更多更持久的精神負擔,需要不斷給與説明,特別是由於發生這樣的事而導致夫妻關係破裂,使病人受到更大的打擊。

許多病例只需兩三次心理衛生指導的隨訪,隨訪次數主要取決於病人的健康情況和對HIV感染的心理學反應的性質,在隨訪時要注意檢查有無心理學或精神病學方面易引起病態的跡象。

以便取得合作。

病人的配偶和家屬往往比病人有更多更持久的精神負擔,需要不斷給與説明,特別是由於發生這樣的事而導致夫妻關係破裂,使病人受到更大的打擊。

許多病例只需兩三次心理衛生指導的隨訪,隨訪次數主要取決於病人的健康情況和對HIV感染的心理學反應的性質,在隨訪時要注意檢查有無心理學或精神病學方面易引起病態的跡象。

相關用戶問答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