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 某女士被好好招待了一頓。 興高采烈回到家後不久, 便覺脖頸處有些癢, 她順手搔抓一番, 並沒在意。 可是沒隔多時, 又覺雙臂傳來癢感, 繼而是背部、臀部、腿部甚至頭皮也癢了起來。 她開始有些忙亂, 一處還沒搔好一處又癢起來, 而且越來越癢, 皮膚也都紅了起來, 最後竟連成一片, 沒了邊界, 奇癢難耐。
周博士介紹, 這位女士可能患了急性蕁麻疹。 每年年節時期, 這類患者明顯增多。 其主要原因就是春節前後聚餐頗多, 人們接連進食的異體蛋白質或其他能夠誘發急性蕁麻疹的食物的機會比平日更多,
蕁麻疹可以發生在身體的任何部位, 有時口腔、咽喉及胃腸粘膜也可受累, 有些患者可伴發熱、食欲不好、疲乏等全身症狀。 皮疹出現之前, 往往局部先癢、隨後發生風團, 到醫院時患者身上一般都有大片水腫性紅斑片, 即皮疹。 皮疹大小不一, 形狀各異;色澤為紅色、淡紅色;可以和皮膚平齊, 也可以高出皮面, 且相鄰損害可融合成較大風團。 周博士介紹, 皮疹通常可在1~3天自然消退, 但這並不表明就此病除,
除了暴飲暴食可以誘發急性蕁麻疹外, 藥物、寒冷、感染等其他因素也可以誘發。 就食物而言, 人們通常知道吃海鮮容易過敏, 對其他一些食物容易忽視。 實際上, 除了魚、蝦, 食物中的動物蛋白質致敏也很常見, 如牛奶、雞蛋等, 過食豬肉、大量飲酒後, 都可能誘發。 還有草莓、番茄、核桃、腰果、蘑菇等也可能誘發急性蕁麻疹。 所以, 年節時日, 美味佳餚雖然誘惑力大, 也要適當節制。 既然誘因如此多, 所以, 當發生急性蕁麻疹時, 患者自己應當儘量避免再次接觸誘因。 如果是因為進食引起, 多需禁食可疑食物3~6周, 飲食應以清淡為好。
治療急性蕁麻疹以抗組胺類藥品為首選藥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