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疾病養生>外科>正文

口腔血管瘤不同臨床類型的症狀

口腔血管瘤是一種多發病, 根據其瘤體形態、症狀的不同可將其分為毛細血管瘤海綿狀血管瘤、混合型血管瘤及蔓狀血管瘤, 其中蔓狀血管瘤在臨床上較為少見。

毛細血管瘤

毛細血管瘤臨床表現為頰部黏膜呈紅色或紫紅色圓形斑塊, 與口腔黏膜表面持平或稍高出黏膜。 瘤體受壓可退色, 與周圍組織邊界清楚, 常因拒絕食物時擦傷黏膜引起出血。 深層組織也可出現毛細血管瘤, 如咬肌、腮腺等, 瘤體與周圍組織邊界不清, 表面皮膚顏色正常, 觸診堅硬, 不可壓縮, 穿刺可抽出少許血液。 咬肌血管瘤在上下頜用力咬緊時,

可見有腫物隆起, 放鬆後消失。

海綿狀血管瘤

血竇大小、形態不一, 竇內靜脈彼此相通, 如海綿結構, 內襯有內皮細胞, 有時竇內有血栓, 經鈣鹽沉積形成靜脈結石。 發生于口腔黏膜下及皮下, 可侵及鄰近周圍組織, 甚至侵入肌肉, 皮下組織腫瘤向口腔和面部突出, 腫瘤增大使面部畸形影響進食, 咀嚼時會咬破血管瘤黏膜引起出血。 海綿狀血管瘤多為單發, 也可多發, 如瘤體位置較深時, 口腔黏膜顏色正常, 如病變在黏膜下淺層時, 黏膜可呈藍色, 捫之柔軟有壓縮性, 壓迫時可縮小, 當壓力接觸後, 腫塊迅速恢復正常。 腫瘤周圍邊界不清, 多數無包膜。

混合型血管瘤

具有毛細血管瘤和海綿狀血管瘤共同的病理及臨床特點,

表現為頰部黏膜呈紅色或紫色, 卵圓形斑塊高出黏膜表層, 呈小丘狀或結節狀隆起。 瘤體質軟, 壓之可縮小, 邊界不清。 由於頰部腫瘤影響咀嚼, 淺層毛細血管瘤常會在患者咀嚼時被咬破, 引起出血。

蔓狀血管瘤

是一種迂回彎曲極不規則而有搏動性的血管瘤, 還可稱為葡萄狀血管瘤。 口腔蔓狀血管瘤多見於成年人, 幼兒較為少見, 常發生於顳淺動脈所在的顳部。 瘤體呈念珠狀, 高出口腔黏膜表層, 口腔蔓狀血管瘤可侵蝕基底的骨質, 也可突入皮膚使其變薄甚至壞死出血。

相關用戶問答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