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癌形成之前已患其他腸病, 久而久之以手陽明經和足陽明經結至而逐漸癌變。 腸癌不是突發, 而是因火氣招來的腸熱, 誘發長期炎症, 不及時治療就癌變。
1、蒙醫治療
治療原則;首先以調理三根, 清除包如病以及赫依、血熱邪為原則, 並針對病情及變化特點進行治療。
藥物治療:查幹湯(土木香, 苦參, 珍珠幹, 山奈配合組成)加芒硝、胡連服用。 大腸赫依石榴十三味丸(石榴、豆蔻, 肉桂、白占月、黑鉅子、白臣子、光明鹽, 乾薑、蓽菝、紅花、訶子、草果, 紅鹽配合組成)加五風丸(訶子, 菖蒲,
輔助治療:脊椎第十三, 十五, 十六節施以熱針或艾灸等外治法。
2、朝醫治療
早期腸癌患者, 根據病情, 可內服發汗湯、解毒湯、清心蓮子飲(處方:蓮子肉, 人參、白茯苓、黃芪各, 黃芩、車前子、麥冬、地骨皮、柴胡、知母、貝母、甘草各4g)、半夏溫肺湯(處方:半夏、陳皮、旋複花、人參、細辛、肉桂、桔梗、白芍、白茯苓、甘草、知母、五味子、貝母、黨參各4g)。
發汗湯:麻黃, 桂皮, 石膏, 杏仁, 甘草, 生薑, 蔥白。
豬肉, 在外形性癌的治療中外敷用。
解毒湯,
3、白族醫學治療
方藥:白花蛇舌草, 半枝蓮, 八仙草。
用法:水煎服, 每日1劑, 日服3次。
說明:本方對乳腺癌療效較好。 對肺癌、肝癌、直腸癌也同樣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