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中醫>中醫偏方>正文

癲癇病的治療方法 防治癲癇的三款茶飲

大家知道癲癇病是什麼樣的疾病嗎, 或許有些人不清楚, 但是應該知道“羊癲瘋”是非常吧。 其實, 癲癇就是我們俗稱的“羊癲瘋”。 那麼如果遇到癲癇病該怎麼辦呢?癲癇病的治療方法有哪些呢?茶飲可以治療癲癇嗎?

都說茶飲好, 的確是這樣的, 茶飲能夠減肥, 而且還能夠起到排毒養顏的作用, 那麼癲癇患者能不能喝茶呢?有什麼茶飲配方能夠治療癲癇的呢?一起來看看吧。

癲癇欲稱“羊角風”或“羊羔風”, 是由於腦神經元異常放電所引起的反復發作的突然而短暫的腦功能失調, 表現為運動、感覺、意識、植物神經、精神等不同障礙,

或可兼而有之。 臨床上以突然意識喪失, 發則僕倒, 四肢抽搐, 口吐涎沫或1:3中, 陘叫, 蘇醒時一如常人為主要表現。

1.珠蘭茶

珠蘭15~25克, 甘草10克, 綠茶1~2克。 混合後加水煎沸5分鐘即成。 每日1劑, 分3次服飲。 活血, 止痛。 此方適用於癲癇, 風濕性關節炎, 結核性胸膜炎。

2.明礬茶記

紅茶500克, 明礬500克, 糯米100克。 糯米加水煮熟後取其汁, 將明礬、紅茶研成細末, 用糯米汁調勻成丸, 大如小豆, 發病前服50粒, 用濃茶送服。 涼肝膽, 除煩躁。 此方適用於癲癇病。

3.苦參茶散

苦參、茶葉各等份, 蜂蜜適量。 苦參、茶葉研成細末, 用蜂蜜調勻, 壓成小丸。 每日2次, 每次10克, 用茶水送服。 清熱, 瀉火。 此方適用於癲狂(精神)病。

4、白菊綠茶飲

組成:白菊花3g, 槐米3g, 綠茶3g。

用法:我們將白菊花、槐米、綠茶一起放在杯子裡面,

加入開水進行浸泡五分鐘, 然後當茶喝。

功效:方中菊花性甘苦微寒, 入肝經, 有抑陽、清肝、散瘀之功。 《神農本草經》說它“主諸風頭眩、腫痛、目欲脫”。 《藥性論》說它“能治熱頭風旋倒地、腦骨疼痛”。 現代醫學認為, 菊花有鎮靜、擴張冠狀動脈、增加冠狀動脈血流量的作用。 槐米即槐花, 國槐的花蕾, 苦寒沉降, 清瀉肝經實火。 綠茶性甘微寒, 清肝火, 開竅醒腦。

癲癇有哪些常見的發作形式

癲癇是大腦神經元突發性異常放電, 導致短暫的大腦功能障礙的一種慢性疾病。 由於異常放電神經元所涉及的部位不同, 可表現為發作的運動、感覺、植物神經、意識及精神障礙。

1、大發作:病人突然神志不清, 大叫一聲,

跌倒在地, 常因此而跌傷, 雙眼上翻或瞪目呆視, 隨即發生全身肌肉陣陣抽搐、咬牙、舌唇咬破出血、口吐白沫, 可伴大小便失禁。 抽搐持續一分鐘至數分鐘即自行停止, 此後轉入昏睡或躁動不安。 有的立即清醒, 有的幾小時才能完全清醒。 醒後對發作情況不能記憶。 如果大發作接連不斷, 神志不清醒, 這就叫癲癇持續狀態, 應及時搶救, 否則會衰竭死亡。

2、小發作:只有短暫的意識喪失, 常在吃飯、閱讀、散步時發作, 表現為兩眼呆視, 說話或動作中斷, 呆立或呆坐不動, 面色蒼白, 面無表情, 手中持物掉落, 呼之不應。 不跌倒, 有時伴有不自主動作, 如咀嚼、點火、搓弄衣扣, 以及面、唇、舌、一側肢體的顫搐, 持續幾秒鐘到幾十秒鐘, 不超過1分鐘,

發作過後仍然繼續原來正在進行的動作。 發作較頻繁, 一天可多達數十次, 多見於兒童。

3、精神運動性發作:表現為短暫的意識混亂或精神失常, 可做出毫無目的的動作或錯亂行為, 甚至傷人、毀物或跑到外地。 發作可持續數小時至數日, 事後不能記憶。 不發作時精神正常, 多由大腦顳葉病變引起, 亦叫“顳葉癲癇。 ”

4、局限性發作:表現為面部或一側肢體或單個肢體抽搐或發麻, 一般無意識喪失, 但可發展為大發作。

結語:如果你看過癲癇發作的話, 肯定會覺得這種病非常的恐怖, 必須要立刻治療。 在日常生活中, 我們也可以喝一些茶飲來預防癲癇病的發作, 上面小編給大家介紹了三種, 大家不妨試試吧。

相關用戶問答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