測血糖的各個時點的血糖又分別代表什麼意義?
1、空腹血糖:主要反映患者自身胰島B細胞的基礎功能以及頭天晚上所用藥物對整個夜間乃至清晨血糖的控制情況。
2、餐後2小時血糖:主要反映胰島B細胞的儲備功能(即進餐刺激後胰島B細胞的分泌能力)以及飲食控制和藥物治療的綜合療效。
3、餐前血糖:指午餐和晚餐前的血糖, 反映胰島B細胞分泌功能的持續性。
4、睡前血糖:反映胰島B細胞對進食晚餐後高血糖的控制能力。 監測睡前血糖主要是為了指導夜間用藥或注射胰島素劑量, 以避免夜間發生低血糖。
5、淩晨3:00的血糖:監測淩晨3:00血糖有助於鑒別空腹高血糖的原因,
1、血糖監測:如有條件, 最好每天監測空腹和餐後血糖4—6次。 如無條件, 可抽查空腹、餐前和餐後2小時的血糖。 血糖控制的目標是空腹或餐前
2、查糖化血紅蛋白:每2—3月一次。 應控制在6%以下。
3、定期測血壓:將血壓控制在130/80毫米汞柱以下。
4、檢測尿酮體:在血糖高於12毫摩爾/升或生病時。
5、每三個月查一次眼底, 及時發現是否有視網膜病變。
6、定期測體重:孕婦體重增長正常(每週1斤), 就不用擔心。 其前提是孕婦的血糖要控制好。 如果血糖高, 即使孕婦體重增長正常, 胎兒也可能營養不良。 另外, 稱體重時最好空腹, 排完大小便, 穿儘量少的衣服, 以確保準確性。
7、加強胎兒發育監護:在18周、28周、32周和36周進行常規超聲檢查, 以排除胎兒畸形。 這項檢查對於妊娠糖尿病患者尤為重要。
8、數胎動:很多人喜歡用家庭胎心監測儀來監測寶寶的情況, 但是聽胎心並不能代替數胎動。 聽胎心只能反映短時情況, 而胎動代表的是持續的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