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為什麼糖尿病會導致失明

糖尿病患者隨著病程的延長, 可引發多種糖尿病的併發症, 有些甚至可以導致失明、截肢的後果。 那麼, 為什麼糖尿病會導致患者失明呢?

專家指出, 導致糖尿病患者發生失明的原因主要是眼病病變的發生, 當眼部發生病變的時候也可引起多種疾病, 以下兩種就是主要導致患者失明的眼部疾病。

1、新生血管性青光眼

青光眼致盲數占盲人總數的20%。 青光眼的種類繁多, 其中最難治的要首推新生血管性青光眼, 其來勢兇猛, 痛苦之時常常痛不欲生, 治癒率極低。 糖尿病性青光眼多屬新生血管性青光眼,

常發生在糖尿病視網膜病變的中晚期, 視網膜的缺血改變導致虹膜新生血管形成, 繼而引發新生血管性青光眼。

由於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發展迅猛, 視力急劇下降, 可伴有眼痛、偏頭痛、噁心、嘔吐等症狀, 嚴重者還可發生眼內大量出血, 藥物治療多難以奏效。 手術治療往往因術後新的濾過口再次粘連、閉合而造成手術失敗。

2、驟盲白內障

糖尿病引起的白內障稱為糖尿病性白內障或併發性白內障, 在糖尿病併發的眼病中居第二位, 是糖尿病致盲的重要原因之一;其發生與血糖高、房水滲透壓發生改變以及代謝紊亂所產生的毒性產物有關。 高血糖引起的白內障又稱真性糖尿病性白內障。

在糖尿病的後期由於色素膜炎、嚴重的糖尿病視網膜病變造成的晶狀體代謝障礙引發的自內障又稱併發性白內障。

真性糖尿病性白內障主要發生在年輕的重症糖尿病患者中, 在幼兒中也可發生, 而中老年人比較少見。 雙眼多同時發病, 進展速度快, 常幾天就可以成熟。 糖尿病性白內障若在發病初期及時地控制血糖, 變渾濁的晶狀體可以部分恢復透明。 晶狀體一旦完全渾濁只有依靠手術複明。 若治療不及時, 很快即可致盲, 因此稱為驟盲白內障。

健康小貼士:為了防治失明的發生, 糖尿病患者除了要控制好血糖, 還應積極採取有效的治療措施, 針對糖尿病的源頭進行徹底根除, 只有這樣才能避免併發症發生。

糖尿病並不可怕, 但可怕的是它的併發症。

目前針對糖尿病, 普通藥物治療只能暫時緩解病情, 不能根治糖尿病, 所以不要盲目求醫。

相關用戶問答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