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的健康時刻牽動著家長的心, 當小兒患腎病時除了治療外, 更多的是應該要注意做好日常的護理工作, 避免小兒腎病病情的加重。 那麼, 小兒腎病該怎麼護理呢?
1、休息:孩子患病後的前兩周應臥床休息, 以減少併發症的發生;待水腫消退、血壓正常、肉眼血尿消失, 可下床輕微活動或作戶外散步;病後2-3個月如病情恢復順利, 尿化驗各項指標正常, 可以上學, 但要避免體育活動, 一般病情穩定半年後, 可恢復正常活動。
2、飲食:飲食應根據病情加以選擇, 發病初期患兒水腫、血壓高、尿少,
3、注意觀察病情變化:①注意觀察尿量、尿色:患兒尿量增加, 肉眼血尿消失, 提示病情好轉。 如尿量持續減少, 出現頭痛、噁心、嘔吐等, 要警惕急性腎功能衰竭的發生。
一旦發現上述急性腎功能衰竭、高血壓腦病、心力衰竭的表現, 應立即送患兒到醫院診治。
4、藥物的副作用及注意事項:應用降壓藥利血平後可有鼻塞、面紅、嗜睡等副作用。 應用降壓藥的患兒避免突然起立, 以防直立性低血壓的發生。 應用利尿劑後, 要注意有無大量利尿, 有無脫水、電解質紊亂等。
5、保持居室空氣新鮮:冬季不要門窗緊閉, 需每日通風換氣至少兩次, 通風時避免對流風吹著孩子。 家裡應儘量謝絕親友探視, 特別是患感冒的人, 以預防呼吸道感染, 因患兒呼吸道感染後, 會使病情加重。
6、預防:急性腎小球腎炎雖然90%以上能治癒, 但是疾病不但給孩子帶來痛苦, 也給家長帶來煩腦, 因此預防本病是很有意義的。 針對其病因, 主要是預防鏈球菌感染, 如患扁桃體炎、皮膚感染等疾患時要進行及時徹底的治療。
溫馨提示:急性腎小球腎炎, 能防也能治。 但如急性期不注意休息或治療不合理, 使病程延長至一年以上, 患兒出現貧血、腎功能損害等, 就成了慢性腎炎, 治療、護理就更困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