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泌性中耳炎患者的主要症狀為鼓室積液及聽力下降等, 可分為急、慢性兩類, 慢性分泌性中耳炎可由於急性分泌性中耳炎沒有及時得到治療或者由急性分泌性中耳炎反復發作, 遷延轉化而來。 分泌性中耳炎的常規治療方法有鼓膜穿刺抽液、鼓膜切開術、鼓室置管術。
1.鼓膜穿刺抽液:以針尖斜面較短的7號針頭, 在無菌操作下從鼓膜前下方刺入鼓室, 抽吸積液。 必要時可重複穿刺, 也可於抽液後注入糖皮質激素類藥物。
2.鼓膜切開術:液體較黏稠, 鼓膜穿刺不能吸盡, 局麻下無法作鼓膜穿刺時,
3.鼓室置管術:病情遷延不愈或反復發作、頭部放療後估計咽鼓管功能短期內難以恢復正常者應作鼓室置管術, 以改善通氣引流, 促使咽鼓管恢復功能。 通氣管留置時間一般為6周~8周, 最長可達半年至1年。 咽鼓管功能恢復後取出通氣管, 部分病人可自行將通氣管排出於外耳道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