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疾病養生>骨科>正文

肩關節脫位如何治療和護理

肩關節脫位的治療

1.手法復位

脫位後應儘快復位, 選擇適當麻醉(臂叢麻醉或全麻), 使肌肉鬆弛並使復位在無痛下進行。 老年人或肌力弱者也可在止痛劑下(如75~100毫克杜冷丁)進行。 習慣性脫位可不用麻醉。 復位手法要輕柔, 禁用粗暴手法以免發生骨折或損傷神經等附加損傷。 常用復位手法有三種:

①足蹬法(hippocrate‘s法)

患者仰臥, 術者位於患側, 雙手握住患肢腕部, 足跟置於患側腋窩, 兩手用穩定持續的力量牽引, 牽引中足跟向外推擠肱骨頭, 同時旋轉, 內收上臂即可復位。 復位時可聽到響聲。

②科氏法(kocher’s法)

此法在肌肉鬆弛下進行容易成功,

切勿用力過猛, 防止肱骨頸受到過大的扭轉力而發生骨折。 手法步驟:一手握腕部, 屈肘到90度, 使肱二頭肌鬆弛, 另一手握肘部, 持續牽引, 輕度外展, 逐漸將上臂外旋, 然後內收使肘部沿胸壁近中線, 再內旋上臂, 此時即可復位。 並可聽到響聲。

③牽引推拿法

傷患仰臥, 一助手用布單套住胸廓向健側牽拉, 第二助手用布單通過腋下套住患肢向外上方牽拉, 第三助手握住患肢手腕向下牽引並外旋內收, 三方面同時徐徐持續牽引。 術者用手在腋下將肱骨頭向外推送還納復位。 二人也可做牽引復位。

復位後肩部即恢復鈍園豐滿的正常外形、腋窩、喙突下或鎖骨下再摸不到脫位的肱骨頭, 搭肩試驗變為陰性,

x線檢查肱骨頭在正常位置上。 如合併肱骨大結節撕脫骨折, 因骨折片與肱骨幹間多有骨膜相連, 在多數情況下, 肩關節脫位復位後撕脫的大結節骨片也隨之復位。

復位後處理:肩關節前脫位復位後應將患肢保持在內收內旋位置, 腋部放棉墊, 再用三角巾, 繃帶或石膏固定於胸前, 3周後開始逐漸作肩部擺動和旋轉活動, 但要防止過度外展、外旋, 以防再脫位。 後脫位復位後則固定於相反的位置(即外展、外旋和後伸拉)。

2.手術重定

有少數肩關節脫位需要手術重定, 其適應症為:肩關節前脫位併發肱二頭肌長頭肌腱向後滑脫阻礙手法復位者, 肱骨大結節撕脫骨折, 骨折片卡在肱骨頭與關節盂之間影響復位者, 合併肱骨外科頸骨折,

手法不能整複者, 合併喙突、肩峰或肩關節盂骨折, 移位明顯者, 合併腋部大血管損傷者。

3.陳舊性肩關節脫位的治療

肩關節脫位後超過三周尚未復位者, 為陳舊性脫位。 關節腔內充滿瘢痕組織, 有與周圍組織粘連, 周圍的肌肉發生攣縮, 合併骨折者形成骨痂或畸形癒合, 這些病理改變都阻礙肱骨頭復位。

陳舊性肩關節脫位的處理:脫位在三個月以內, 年輕體壯, 脫位的關節仍有一定的活動範圍, x線片無骨質疏鬆和關節內、外骨化者可試行手法復位。 復位前, 可先行患側尺骨鷹嘴牽引1~2周;如脫位時間短, 關節活動障礙輕亦可不作牽引。 復位在全麻下進行, 先行肩部按摩和作輕輕的搖擺活動, 以解除粘連,

緩解肌肉痙攣, 便於復位。 復位操作採用牽引推拿法或足蹬法, 復位後處理與新鮮脫位者相同。 必須注意, 操作切忌粗暴, 以免發生骨折和腋部神經血管損傷。 若手法復位失敗, 或脫位已超過三個月者, 對青壯年傷患, 可考慮手術復位。 如發現肱骨頭關節面已嚴重破壞, 則應考慮作肩關節融合術或人工關節置換術。 肩關節復位手術後, 活動功能常不滿意, 對年老患者, 不宜手術治療, 鼓勵患者加強肩部活動。

4.習慣性肩關節前脫位的治療

習慣性肩關節前脫位多見於青壯年, 究其原因, 一般認為首次外傷脫位後造成損傷, 雖經復位, 但未得到適當有效的固定和休息。 由於關節囊撕裂或撕脫和軟骨盂唇及盂緣損傷沒有得到良好修復,

肱骨頭後外側凹陷骨折變平等病理改變, 關節變得鬆弛。 以後在輕微外力下或某些動作, 如上肢外展外旋和後伸動作時可反復發生脫位。 肩關節習慣性脫位診斷比較容易, x線檢查時, 除攝肩部前後位平片外, 應另攝上臂60~70°內旋位的前後x線片, 如肱骨頭後側缺損可以明確顯示。

對習慣性肩關節脫位, 如脫位頻繁宜用手術治療, 目的在於增強關節囊前壁, 防止過分外旋外展活動, 穩定關節, 以避免再脫位。 手術方法較多, 較常用的有肩胛下肌關節囊重疊縫合術(putti-platt氏法)和肩胛下肌止點外移術(magnuson氏法)。

肩關節脫位的護理

1.妥善固定、為使受損的組織有充足的時間修復, 肩關節應保持內收位, 時間2~3周。 固定期間要克服一切不利於關節穩定的因素;經常檢查繃帶的鬆緊程度, 應注意末梢迴圈,如出現患肢青紫,高度腫脹應及時到醫院處理。固定期間鼓勵病人積極進行功能鍛煉,進行肱二頭肌、肱三頭肌舒縮練習,活動肘、腕、手指關節。以促進血液迴圈、消除腫脹;避免肌肉萎縮和關節僵硬為宜。禁忌外展外旋活動。每天或隔日淋適量黃水於關節處。

2.解除固定後進行功能鍛煉時,也應適當限制肩關節的外展外旋活動,如潑洗臉水、伸手高處取物、以毛巾展臂擦背等動作。習慣性脫位者,固定時間不少於3周。

3.藥物治療,給予活血化瘀、消腫止痛藥物,如內服田七口服液、去傷片、消脫止等。

4.飲食調護,宜食易消化、清淡且富有營養之品,忌食辛辣之物。

應注意末梢迴圈,如出現患肢青紫,高度腫脹應及時到醫院處理。固定期間鼓勵病人積極進行功能鍛煉,進行肱二頭肌、肱三頭肌舒縮練習,活動肘、腕、手指關節。以促進血液迴圈、消除腫脹;避免肌肉萎縮和關節僵硬為宜。禁忌外展外旋活動。每天或隔日淋適量黃水於關節處。

2.解除固定後進行功能鍛煉時,也應適當限制肩關節的外展外旋活動,如潑洗臉水、伸手高處取物、以毛巾展臂擦背等動作。習慣性脫位者,固定時間不少於3周。

3.藥物治療,給予活血化瘀、消腫止痛藥物,如內服田七口服液、去傷片、消脫止等。

4.飲食調護,宜食易消化、清淡且富有營養之品,忌食辛辣之物。

相關用戶問答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