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外傷性癲癇的病理改變

早期癲癇(即刻或近期發作)指傷後24小時內發生癲癇, 約占30%, 可能與腦實質損傷、顱內出血、凹陷骨折壓迫或局部腦組織缺血、水腫及生化改變有關。 其中, 30%發生在傷後1小時之內, 尤以兒童多見, 常為部分性癲癇發作, 有人認為早期癲癇, 常預示有引起晚期習慣性癲癇的可能。

中期癲癇(延期或晚期發作)系指傷後24小時至4周內發生的癲癇, 約占13%, 多因腦組織挫裂傷、顱內出血、腦水腫腫脹及軟化等病理改變有關, 特別是大腦皮層額-頂中央區的損傷尤易出現癲癇, 其次, 顳葉內側的損傷, 包括海馬、杏仁核等癲癇的易發區,

可因損傷而引起神經細胞的微小化學改變、代謝紊亂和電生理變化而導致癲癇發作。 上述早期和中期的癲癇主要源於急性腦實質損傷、顱內血腫特別是急性硬腦膜下血腫, 或源於腦損傷後繼發性組織反應及創傷的癒合過程。 這類病理生理變化可以在一定的期間內逐步緩解和恢復, 故不一定都導致反復發作性癲癇, 且常屬部分性發作, 若對藥物治療反應較好或能自行緩解, 則無需手術治療, 投給適量的抗癇藥物加以預防或控制發作即可。

晚期癲癇(遠期或習慣性發作)是指傷後4周至數年乃至十幾年始出現的外傷性癲癇, 約占84%, 往往呈重複性習慣性發作。 此類癲癇的發病很難預料, 顱腦外傷後遺忘症狀延長及早期曾有過抽搐的病人,

較易發生晚期癲癇。 Jennett(1975年)指出急性顱內血腫病人出現晚期癲癇者占31%, 顱腦外傷後早期抽搐者為25%, 有凹陷性骨折者為15%。 開放性顱腦損傷特別是火器傷, 由於硬腦膜破裂、腦實質挫碎及異物存留機會較多, 更易導致癲癇。 半數以上的晚期癲癇都出現在傷後1年內, 約有1/5的病人是在傷後4年始有發作, 後者常較頑固。 晚期外傷性癲癇的發作類型大多為局部性發作, 約占40%, 顳葉癲癇約占25%。 其原因常與腦膜腦瘢痕、腦內囊腫、腦穿通畸形、腦膿腫及顱內血腫、異物、骨折片有關, 由於這些病變壓迫、牽拉和刺激鄰近的正常或部分損傷的腦組織, 則引起神經細胞癇性放電, 而致癲癇發作。

相關用戶問答
  • 3回答

    患有外傷性癲癇的患者如何預防

    1.藥物預防:常用藥物有安定、苯妥英鈉、苯巴比妥鈉、冬眠藥等。2.飲食預防:癲癇患者長期服用抗癲癇藥,應注意鎂的攝入, 癲癇患者常缺乏鎂, 要供給含鎂豐富的食品, 如玉米、小米、綠色蔬菜、芹菜等。3... [詳細答案]

  • 3回答

    有那些方法能預防外傷性癲癇疾病

    1.藥物預防:常用藥物有安定、苯妥英鈉、苯巴比妥鈉、冬眠藥等。2.飲食預防:癲癇患者長期服用抗癲癇藥,應注意鎂的攝入, 癲癇患者常缺乏鎂, 要供給含鎂豐富的食品, 如玉米、小米、綠色蔬菜、芹菜等。3... [詳細答案]

  • 3回答

    醫治外傷性癲癇疾病吃啥藥比較好

    要看哪一種外傷,做MRI等檢查排除其他緣由引發的癲癇及抗癲癇藥物忌諱,做腦電圖等肯定發作類型、發作頻率、發作延續時間,才能選擇合適的抗癲癇藥物,1旦開始用抗癲癇藥物就不能隨意減量更不能停藥,否則會造... [詳細答案]

  • 2回答

    患有外傷性癲癇的病因是什麼

    第一,早期外傷性癲癇。早期外傷性癲癇可能產生在受傷當時,也可能出現在受傷後的1-2周內。第二,晚期外傷性癲癇。第三,外傷性癲癇病的病因。外傷性癲癇的病因,以外傷後腦血流量降落,引起腦構造缺血、缺氧,... [詳細答案]

  • 3回答

    外傷性癲癇類疾病的特點有哪些

    專家指出:外傷性癲癇指繼發於顱腦損傷後的癲癇性發作,但並非所有的腦外傷病人都會併發癲癇,而且其可發生在傷後的任何時間,其發生率各家報導由 0.1%~50%不等,由於資料不同,差異甚大。據cavene... [詳細答案]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