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治血三法

出《本草經疏》指治療血證的三基本方法。 即血虛用補法, 血瘀用通法, 血熱用清法。

早在《內經》即對血的生理及病理有較深入的認識。 有關篇章對血溢、血泄、衄血、咳血、嘔血、溺血、溲血、便血等病證作了記載, 並對引起出血的原因及部分血證的預後有所論述。

《金匱要略·悸悸吐衄下血胸滿瘀血病脈證治》最早記載了治療吐血、便血的方劑, 沿用至今。 《諸病源候論, 血病諸候》將血證稱為血病, 對各種血證的病因病機作了較詳細的論述。 《備急千金要方》收載了一些較好的治療血證的方劑, 至今仍廣泛應用即首載於該書。

《濟生方·失血論治》認為失血可由多種原因導致, “所致之由, 因大虛損, 或飲酒過度, 或強食過飽, 或飲啖辛熱, 或憂思恚怒”, 而對血證的病機, 則強調因於熱者多。 《素問玄機原病式·熱類》亦認為失血主要由熱盛所致。 《醫學正傳·血證》率先將各種出血病證歸納在一起, 並以“血證”之名概之。 自此之後, 血證之名即為許多醫家所採用。 《先醒齋醫學廣筆記, 吐血》提出了著名的治吐血三要法, 強調了行血、補肝、降氣在治療吐血中的重要作用。 《景嶽全書·血證》對血證的內容作了比較系統的歸納, 將引起出血的病機提綱挈領地概括為“火盛”及“氣虛”兩個方面。 《血證論》是論述血證的專書, 對各種血證的病因病機、辨證論治均有許多精闢論述,
該書所提出的止血、消瘀、寧血、補血的治血四法, 確實是通治血證之大綱。

血證的範圍相當廣泛, 凡以出血為主要臨床表現的內科病症, 均屬本證的範圍。 本節討論內科常見的鼻衄、齒衄、咳血、吐血、便血、尿血、紫斑等血證。

西醫學中多種急慢性疾病所引起的出血, 包括呼吸、消化、泌尿系統疾病有出血症狀者, 以及造血系統病變所引起的出血性疾病, 均可參考本節辨證論治。

《靈樞·百病始生》:“陽絡傷則血外溢, 血外溢則衄血;陰絡傷則血內溢, 血內溢則後血。 ”

《素問·大奇論》:“脈至而搏, 血衄身熱者死。 ”

《金匱要略, 驚悸吐衄下血胸滿瘀血病脈證治》:“心氣不足, 吐血, 衄血, 瀉心湯主之。 ”

《太平聖惠方·治尿血諸方》:“夫尿血者, 是膀胱有客熱,

血滲於脬故也。 血得熱而妄行, 故因熱流散, 滲於脬內而尿血也。 ”

《三因極一病證方論, 失血敘論》:“夫血猶水也, 水由地中行, 百川皆理, 則無壅決之虞。 血之周流于人身榮、經、府、俞, 外不為四氣所傷, 內不為七情所郁, 自然順適, 萬一微爽節宣, 必至壅閉, 故血不得循經流注, 榮養百脈, 或注或散, 或下而亡返, 或逆而上溢, 乃有吐、衄、便、利、汗、痰諸證生焉。 ”

《濟生方·血病門》:“夫血之妄行也, 未有不因熱之所發, 蓋血得熱而淖溢, 血氣俱熱, 血隨氣上, 乃吐衄也。 ”

《醫學正傳, 血證》:“從胃而上溢於口者, 曰嘔血”;“咳血嗽血者出於肺也”。

《壽世保元, 衄血》:“衄血者, 鼻中出血也。 陽熱怫郁, 于足陽明而上熱則血妄, 故衄也, 治宜涼血行血為主。 ”

《先醒齋醫學廣筆記·吐血》:“吐血三要法:宜行血不宜止血。

血不行經絡者, 氣逆上壅也, 行血則血循經絡, 不止自止。 止之則血凝, 血凝則發熱惡食, 病日痼矣。 宜補肝不宜伐肝。 經曰:五臟者, 藏精氣而不瀉者也。 肝為將軍之官, , 主藏血。 吐血者, 肝失其職也。 養肝則肝氣平而血有所歸, 伐之肝虛不能藏血, 血愈不止矣。 宜降氣不宜降火。 氣有餘便是火, 氣降即火降, 火降則氣不上升, 血隨氣行, 無溢出上竅之虞矣。 降火必用寒涼之劑, 反傷胃氣, 胃氣傷則脾不能統血, 血愈不能歸經矣。 ”

《景嶽全書·血證》:“血從齒縫牙齦中出者為齒衄, 此手足陽明二經及足少陰腎家之病。 蓋手陽明人下齒中, 足陽明人上齒中, 又腎主骨, 齒者骨之所終也。 此雖為齒病, 然血出於經, 則惟陽明為最”;“便血之與腸辯,

本非同類, 蓋便血者, 大便多實而血自下也, 腸擗者, 因瀉痢而見膿血, 即痢疾也”。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