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年人若不慎發生脫臼都會疼痛難忍, 何況脆弱的小寶寶?然而, 因為骨骼發育尚不完全, 寶寶很容易脫臼, 尤其在炎熱的夏天, 寶寶穿得少了, 戶外活動多了, 更易發生脫臼。 寶寶脫臼怎麼辦?
如何發現寶寶脫臼了?
由於寶寶的神經系統發育還不夠完善, 疼痛反應遲緩, 有些寶寶在發生了脫臼後, 往往哭幾聲後就會安靜下來。 爸爸媽媽可以通過以下幾點仔細觀察, 來初步判斷寶寶是否脫臼了:
在可能發生脫臼的部位, 肢體的活動會受到限制。 例如, 寶寶肘關節脫臼時, 胳膊不能抬舉、取玩具, 不能自由活動。
觸碰可能發生脫臼的部位時, 寶寶會因為疼痛而出現劇烈反應。
因為脫臼部位肢體的形態位置可能會發生變化移動, 所以寶寶可能會出現肢體縮短或者延長、關節處明顯畸形等症狀。
可以用這樣的方法簡單測試一下:爸爸媽媽把玩具放在寶寶眼前讓他伸手抓, 如果寶寶的手能舉過頭頂, 就說明寶寶的胳膊沒有發生脫臼。 反之, 如果一直避免使用手臂, 或者即使使用了也無法抬高, 那麼就很有可能是發生脫臼了。
寶寶脫臼怎麼治療?
發生脫臼後, 寶寶會自己選擇一個感覺舒服的姿勢以減輕疼痛。 爸爸媽媽儘量不要觸碰患處, 迅速送寶寶去醫院。 經驗豐富的醫生, 使用適當的牽引力量, 能夠很快將脫臼的關節復位。
還有些寶寶脫臼後, 沒能得到及時的治療。 脫臼超過24小時或者有反復脫臼史, 患處局部可能會有腫脹現象, 復位時彈響聲或者手指的彈跳感經常不明顯。 復位後, 即使關節恢復到原來的位置, 受傷的韌帶或者周圍的組織也還是需要一段時間的恢復。 寶寶的疼痛感也不一定立刻消失, 關節有可能在幾周的時間內都不可以活動。 但是, 其他症狀大多能夠立刻得到緩解。 在這種情況下, 醫生會考慮使用三角巾等將寶寶肘部固定在直角位置, 恢復一段時間後即可。
寶寶脫臼後如何護理
關節脫臼的部位會壓迫神經, 這時, 稍微動一下拉長的韌帶以及肌肉,
如果在脫臼後的幾個小時內不能讓關節恢復原狀, 患處周圍的組織腫脹, 復原就可能會存在一定的困難。 所以, 發生脫臼後, 爸爸媽媽及時把寶寶送到醫院是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