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天性髖關節脫位是小兒比較最常見的先天性畸形之一, 以後脫位為多見, 出生時即已存在, 病變累及髖臼、肌骨頭、關節囊、韌帶和附近的肌肉, 導致關節鬆弛, 半脫位或脫位。 有時可合併有其它畸形, 如先天性斜頸、腦積水、腦脊膜膨出, 其它關節先天性脫位或攣縮等。
先天性髖關節脫位的病因至今尚未完全明確。 當然, 多發性畸形附有髖關節脫位應屬於先天性畸形。 總的說來, 近年來大多數學者認為病因並不是單一的。 這說是說有許多因素參加才會引起此症的產生。
(一)遺傳因素
無可否認的事實說明此症有明顯的家族史,
(二)韌帶鬆弛因素
近年來越來越多的報告證明關節韌帶鬆弛是一個重要因素。 在動物實驗中Smith將小狗的關節囊, 圓韌帶切除後, 產生髖脫位現象的百分比很高, 臨床上Andren指出X線片中恥骨聯合的分離在髖脫位病例中為正常嬰兒的兩倍, 他認為這是母體在生產過程中需要大量的內分泌使韌帶鬆弛, 超量的內分泌變化是引起髖脫位一個重要的因素。
(三)體位與機械因素
髖脫位病例中臀位元產有人報導高達16~30%之多, 正常生育中臀位產僅占3%, Wikinson(1963)將幼兒髖關節固定于屈曲、外旋、膝關節伸直, 並給予雌激素和黃體酮。 可出現髖關節脫位畸位。
出生後的體位亦有人認為是引起此病的一個因素。 如在瑞典和美洲印地安人的發病率高的原因是由於嬰兒應用繈褓位有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