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質增生是日常生活中發病率非常高的疾病, 而且很多患者由於對該疾病瞭解不夠全面, 所以患病之後也不知如何對待, 這樣在心理上也容易造成一些恐慌。 導致骨質增生的原因有很多, 人體隨著年齡的增加也是會引起骨質增生的, 但是這樣的情況一般不會給身體造成太大的傷害。 下面我具體的瞭解一下骨質增生是什麼原因引起的?
骨質增生症是中老年的常見病、多發病, 關於本症的命名, 國內外尚未統一。 多發生於45歲以上的中年人或老年人, 男性多於女性, 常用腰部活動的重體力勞動者及運動員易患此病,
1.增齡
增齡是骨關節炎發病最強的危險因素。 據屍檢資料顯示, 從20歲開始約5%的人關節就有退行性改變, 40歲時, 幾乎90%的負重關節都有或多或少的骨質增生改變。
2.性別
從資料分析在50歲以前女性比男性的發病率高2倍, 但50歲以後兩性之間基本相等。
3.職業
骨質增生與職業有關。 長期反復使用某些關節, 可引起這些關節患病率的增加。
4.種族遺傳因素
英國人發病率最高而西非人最低, 白種人比黑種人發病率高;伴有heber den結節的骨關節炎婦女, 她們的母親和姐妹患本病者分別為普通人群的2~3倍。 並且骨關節炎病人的hla-a1、hla-b8 的檢出率增高。
5.體質因素
體重增加使本來已遭磨損的退化的關節再加上重荷,
6.姿勢不良
如長期伏案工作者、睡眠姿勢不良、枕頭不合適者頸椎骨質增生的發病率特別高。 這是由於椎旁肌肉韌帶及關節的平衡失調, 張力大的一側易造成不同程度的勞損, 並由於頸椎的部分肌肉呈持續緊張狀態, 久之這些肌肉發生靜力性損傷,
7.骨內靜脈瘀滯及骨內高壓
以骨內靜脈瘀滯為特徵的骨血流動力異常及由此所致的骨內高壓, 使動靜脈壓差縮小、營養血管的血流減少、營養障礙可引起骨小梁壞死, 骨細胞壞死可能是誘發關節炎的原因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