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說來, 外傷後是否發生骨折, 可從傷後症狀及功能障礙兩方面加以分析。 如果受傷處劇烈疼痛, 局部腫脹明顯, 有嚴重的皮下瘀血、青紫、出現外觀畸形時, 發生骨折的可能性較大。
功能障礙方面, 當傷其手臂時, 如手的握力差, 甚至無法提起東西;下肢受傷後則不能站立或行走;腰部骨折後只能平臥而不能坐位。 均應考慮已發生骨折。
採用簡單的叩擊法也有助判斷。 如上肢骨折, 可用另一手掌輕輕拍擊受傷的手掌, 若傷處疼痛明顯, 則骨折可能就大;是下肢受傷, 可用拳輕叩足跟, 傷處疼痛, 極可能是骨折。
應注意的是, 老年人因骨質疏鬆, 有時在外力作用很小的情況下也容易骨折, 加之老年人痛覺神經不太敏感, 這就使得老人骨折後疼痛不會太明顯或症狀會明顯滯後。
所以, 老年人一旦發生摔跌傷或外物撞擊, 都應引起重視, 必要時應及時到醫院進行檢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