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是各種原因如老化, 遺傳、局部營養障礙、免疫與代謝異常, 外傷、中毒、輻射等, 都能引起晶狀體代謝紊亂, 導致晶狀體蛋白質變性而發生混濁, 稱為白內障, 此時光線被混濁晶狀體阻擾無法投射在視網膜上, 導致視物模糊。 多見於40歲以上, 且隨年齡增長而發病率增多。
在治療糖尿病過程中, 很多糖尿病患者不太注意嚴格控制血糖, 往往覺得血糖高一點也沒什麼危害, 實際上, 他們不知道血糖控制不好, 高糖狀態會引發人體多種併發症。 在臨床中, 因為忽視糖尿病導致的多種眼科併發症就尤為常見,
糖尿病性白內障分為兩個類型
一種是真性糖尿病性白內障, 常發生于青年患者, 雙眼發病, 進展迅速, 可短期內晶狀體完全混濁;另一種是與普通的老年性白內障幾乎一致, 為糖尿病老年患者的老年性白內障。 不同的是, 糖尿病患者比一般老年人白內障發生率要高, 發生的年齡要早些, 且白內障成熟較快。
一是控制糖尿病。 很好地控制糖尿病, 可以預防白內障發生或發展, 而持續高血糖可加速白內障的進展;
二是手術治療。
專家介紹說對糖尿病白內障患者的治療,
如白內障混濁的程度較重、影響鐳射治療, 則可先做白內障手術;如眼底病變達到Ⅴ期以上, 白內障影響眼底玻切手術時, 可聯合白內障手術及眼底鐳射治療。
專家分析糖尿病人與一般的白內障患者不同。 糖尿病患者常會出現糖尿病性視網膜病變和眼部其他損害。 醫生要求每3~6個月進行一次眼科檢查, 目的是儘早阻斷糖尿病眼病的發生和發展。
由於有糖尿病的存在, 手術的風險相對來說要大於正常人, 如出血、感染等併發症的發生概率增加。 所以, 糖尿病患者在做手術之前, 一定要做好各種相應的檢查, 全面綜合地評估各項指標, 以便減少手術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