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疾病養生>五官科>正文

解析FrancoisⅠ綜合征

Francois Ⅰ綜合征又稱下頜—眼—面部畸形綜合征, 其全身特徵表現為頭顱發育不全, 鳥頭樣外觀, 智力低下, 少數腦發育不全, 下頜發育畸形等。 眼部特徵是小眼球、小角膜、藍鞏膜、虹膜萎縮, 約90%患者有先天性白內障。 青光眼為本病最嚴重的併發症。

患者, 男, 31歲, 因雙眼脹痛2日, 於1996年5月21日來就診。

患者自幼雙眼視物不清, 8歲時左眼失明, 1990年在他院診斷為雙眼先天性白內障, 行左眼白內障摘出術, 術後左眼仍視物不清晰。 約2日前突然出現雙眼脹痛、眼紅, 胃部不適, 在村衛生所靜滴抗生素無效, 就診後以雙眼慢性單純性青光眼入院。

體檢:神志清, 精神可, 短頭畸形, 下頜較小, 前額突出, 鉤狀鼻, 呈鳥樣面容。 身高約1.50m, 脊柱側凸, 運動無障礙。 眼部檢查:右眼視力0.4, 左眼僅有光感, 鼻側視野缺損。 眼壓;右眼3.44kPa, 左眼4.77kPa。 雙眼眼球較小, 瞼睫毛稀少, 藍鞏膜, 角膜直徑約8.0mm, 角膜水腫, 前房深, 房水清晰, 房角分別為右眼上方為NⅢ, 鼻側、顳側及下方為NⅡ;左眼顳側為NⅢ, 上方、鼻側及下方為NⅡ(按Scheie分類法)。 虹膜呈節段性萎縮, 右眼晶狀體大部已自行吸收, 形成膜狀纖維殘留, 眼底見:視訊光碟色蒼白, 凹陷加深, C/D≈0.7, 部分血管向鼻側偏移;左眼晶狀體外科性缺如, 玻璃體呈絮狀混濁, 眼底朦朧不清。

入院診斷:Francois Ⅰ綜合症, 雙眼先天性青光眼。

治療:經藥物控制眼壓平穩後, 1996年5月29日行右眼小梁切除術, 以20g.L-1利多卡因和7.5g.L-1布比卡因2.5mL等比混合球後麻醉,

手術順利, 術後眼壓控制理想。 11天后用同樣麻醉劑及方法行左眼小梁切除術, 手術較為順利, 但術後下床時即發現患者站立不穩, 回答問題口齒不清;1h後出現右上肢不能抬舉, 手不能持物, 站立不穩, 身體右傾。 體檢:神志尚清, 失語, 右側鼻唇溝變淺, 伸舌右偏, 右上肢肌力Ⅳ級, 右下肢肌力Ⅴ-級, 雙側肌張力正常, 雙側膝腱反射(++), 肱二頭肌肌腱反射(++), 雙側霍夫曼征(-), 雙側巴彬斯基征(+)。 顱腦CT示:左側基底節、額頂葉有多個片狀低密度灶。 經神經內科會診後, 診斷為多發性腦梗塞, 予降低顱內壓、清除自由基及活血化瘀等措施治療, 3日後語言功能有所恢復, 肌力增強。 1周後肌力正常, 但語言功能仍有障礙。
約1月後完全恢復正常。

討論

約占60%.其治療主要以對症治療為主。 利多卡因及布比卡因是眼科常用局麻藥物, 兩者聯合用藥可增加麻醉效果, 局麻機理主要是阻止細胞膜通透性的改變, 使鈉離子不能進入細胞內, 除極化過程受阻無法達到發放點, 而不能傳導動作電位。 但其亦存在毒副作用, 主要表現為使中樞神經系統興奮和心血管系統的抑制。 本例患者抗青光眼術後出現腦梗塞, 原因可能是:局麻藥物用量過大, 抑制心血管系統, 使心輸出量減少, 而擴張周圍血管, 產生周圍循環系統衰竭, 加之Francois Ⅰ綜合征患者腦部血管畸形, 使血流不暢, 腦部供血不足, 產生腦梗塞;或者是在注射麻藥處動脈破裂, 在足夠的壓力下藥物進入動脈而流入腦內,

利多卡因及布比卡因可直接使血管平滑肌鬆馳, 局部血管擴張, 使血流緩慢, 並導致腦部供血不足, 產生腦梗塞。 而梗塞部位分佈在左側基底節、顳頂葉, 因而出現右側肢體偏癱、失語等症狀。 因此在注射局麻藥物時應該使用最小有效劑量、最低濃度, 且注射前回抽一下, 肯定未注入血管內後再緩慢推注, 以防引起毒副作用。

相關用戶問答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