軟組織損傷分急性損傷和慢性損傷, 初期症狀較淺, 傷者一般不容易引起重視, 但是如果不及時有效得治療, 傷情惡化的話就會造成關節僵直、軟組織骨化等, 甚至引起功能障礙, 所以, 軟組織損傷要及時治療, 還要按原則的有效治療, 下面就來瞭解一下軟組織損傷處理原則是什麼吧。
軟組織損傷處理原則:
早期:傷後2448小時內, 局部組織缺血, 急性無菌性反應劇烈, 大量組織滲出水腫為主要病理改變。
處理原則主要是制動、止血、防腫、鎮痛和緩解炎症反應。 損傷後即刻採用制動、冷敷、加壓包紮和抬高患肢等一系列處理。
中期:損傷2448後, 出血停止, 急性炎症消退, 局部淤血, 肉芽組織正在形成, 組織正在修復。 此期可持續12周。
處理原則:是改善局部血液迴圈, 促進組織的新陳代謝。 同時安排小運動量的功能康復練習。
後期:損傷基本恢復, 腫脹、壓痛等局部徵象已經基本消失, 但局部肉芽組織攣縮形成的瘢痕組織的強度和彈性均低於正常組織水準, 組織粘連仍然存在, 再生的新組織也仍未達到正常組織的物理特性水準。
處理原則是增強肌肉力量, 恢復關節活動度, 松解粘連。 通常以功能鍛煉為主。
以上就是關於軟組織損傷的處理原則的介紹了。